传承国学经典 弘扬传统文化
二黄简介
2019-10-2  热度:650  管理员
新浪微博分享 0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咨询留言       阅后评论       阅后答题

"二黄"来自安徽形成于鄂东与安徽毗邻地区,在京剧、汉剧徽剧等剧种里,二黄都同西皮腔调并用,合称"皮黄"。在湘剧桂剧等剧种里,二黄又称"南路",同西皮称为"北路"相对,或合称"南北路"。在皮黄中二黄凝重,西皮明朗。

京剧二黄

京剧二黄包括包括导板(倒板)、慢板(慢三眼)、原板、垛板、散板、摇板、回龙等板式。同西皮相比,二黄一般较为沉着稳重、凝练严肃。另有反二黄腔调,又叫二黄反调,也包括导板、慢板、原板、散板等板式,旋律升降起伏较二黄为大。

清初,西皮是汉调的主要唱腔,二黄是徽调的主要唱腔。清中叶西皮、二黄开始合流,至道光年间,徽、汉二调在北京成为京剧的基本唱腔。

调名由来

二黄,是陕南地区仅次于南路秦腔(即汉调桄桄)的大型剧种。音乐唱腔,与皮黄系统各剧种基本相同,以"西皮"和"二黄"两种声腔为主干,帮与京剧接近。其二黄由来,在陕西省有各种说法,

皆与湖北"黄岗"说、江西"宜黄"说、安徽"石牌"说不合,而与陕西直接关系。据安康汉调艺人世代流传,都说二黄是在本地土调"黄腔"基础上受南北曲与兄弟剧种的影响发展演变而成。而所谓"黄腔",在陕南三共本属"出格"、"变调"之意。如此,则"二黄"也许是西秦腔在陕需"变调"之意。在汉水流域,旧有"一清二黄三月(两湖写作"越")调,梆子跟上胡吵闹"之说。二黄名称或与此相应。至于有人写"黄"为"簧",是否因原来曾用笛和唢呐伴奏,尚待查考决定。清代威阳刘古愚、蒲城张东白、民国时富平王绍猷、乾县范紫东等前代学考,相继考察,同谓二黄乃"秦声吹腔古调新声"。这种说法是有它的道理的。它与"西皮调"东传的时间,虽然有先有后,但其渊源则同属早期"陇东调"、"西秦腔"在江汉流域的分支,与现称的梆子秦腔同源异流,以致在清朝中叶秦腔艺人、汉调艺人与微调艺人先后同台,才成为可能,也因此进一步丰富发展了这一剧种。


参考文献:
[1]陈竹青. 京剧二黄、反二黄唱腔的调式[J]. 音乐研究,1983(01):106-109.
[2]黄锦培. 粤剧的梆子二黄与京剧的西皮二黄[J]. 星海音乐学院学报,1990(01):12-15.
[3]黄锦培. 粤剧的梆子二黄与京剧的西皮二黄(续一)[J]. 星海音乐学院学报,1990(02):7-9.
[4]黄锦培. 粤剧的梆子二黄与京剧的西皮二黄(续完)[J]. 星海音乐学院学报,1990(04):1-6.
[5]罗映辉. 通达的规律 多彩的变化——谈京剧二黄声腔的宫调[J].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91(02):79-85.
[6]郑燕. 浅谈京剧二黄腔的特点[J]. 戏剧之家,2003(02):32.
[7]苏英杰. 京剧[二黄]腔的句式落音[J]. 戏剧之家,2003(05):31-33.
资源来源于网络,并列出少量研究文献便于读者参阅,仅供免费学习参考,如有谬误请纠正和联系我们及时删除,谢谢!
 上一篇: 黄梅戏简介
 下一篇: 二人台简介
网友评论
最新评论
  暂无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