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国学经典 弘扬传统文化
山东梆子简介
2019-10-2  热度:900  管理员
新浪微博分享 0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咨询留言       阅后评论       阅后答题

山东梆子是流行于山东省鲁西南鲁中地区的传统地方戏曲剧种。又名"高调梆子",简称"高调"或"高梆"。又因其高昂激越的特点,被人称为"舍命梆子腔"。主要流行于山东西南部的菏泽、济宁、泰安等地的大部分县市,以及聊城、临沂等地区的广大城镇乡村。因流行区域的不同,群众对其称呼亦有别。如以菏泽为中心的,习称"曹州梆子";以济宁、汶上为中心的,称为"汶上梆子"或"下路调",总称"高调",以区别于流行在鲁西南的"大平调"。1952年,定名统称为"山东梆子"。

伴奏乐器

山东梆子最初用的伴奏乐器是:大弦、二弦、三弦。大弦是弹拨乐器,状似月琴,腹部八棱,无品,四轴,四弦,全用皮弦。艺人们根据它的形状,通称它为"老鳖"(平调早期用的大弦,八品,又称八棱月琴)。二弦杆较短,筒较大,千斤与筒子之间的距离较近,皮弦,用弓拉奏,发音尖亮高亢。三弦与现今通用的相同。后来山东梆子艺人逐渐改进,更新为栗子壳的瓢,即现今用的板胡,距今有150年的历史,有皮弦改为钢弦(然后经开封传到河南各地),这样板胡、二胡成为主要的伴奏乐器,大弦、二弦已经很久不用了。新近又增添了笙、阮、琵琶等乐器伴奏。

伴奏曲牌

山东梆子伴奏用的唢呐和丝弦曲牌有180余种,相当丰富,根据不同的剧情、人物,使用不同的曲牌,规定比较严格。皇帝上朝用"出天子",百官朝见元令"、"拜堂令"等,各有专用。每个曲牌都有"大字"(曲词),有的一人独唱,有的全台齐唱。个别复杂的曲牌(如六十四板"扬州"一曲,用于《江东》剧中周瑜修书时),由于复杂难学,现已失传。山东梆子还曾演出过昆腔、笛戏(近似"吹腔",用横笛伴奏)、大笛罗罗(用唢呐伴奏)的剧目。

唢呐曲牌

"拜堂令"、"落马令"、"将军令"、"得胜令"、"新水令"、"折桂令"(抖双车)、"王八令"、"逍遥令"、"拆书令"、"哪吒令"、"报马令"、"回马令"、"销军令"、"状元令"、"走马令"、"中军令"、"大、小宫花"、"大、小红桃"、"云霄阁"、"二迷子"、"普天乐"、"十番子"、"金勾挂油瓶"、"扬州"、"扬州开门"、"唢呐皮"、"打老虎"、"苦中乐"、"快、慢欠场"、"前、后四句"、"五六五"、"梆子娃娃"、"大笛娃娃"、"红绣鞋"、"点绛唇"、"粉蝶儿"、"柳摇金"、"柳摇金序"、"玉芙蓉"、"爬山虎"、"撞金钟"、"急三炮"、"四大锣"、"出天子"、"朝天子"、"散朝歌"、"风入松"、"宴驾令"、"园林好"、"园林好序"、"收江南"、"清江引"、"滴溜子"、"江儿水"、"香柳娘"、"水龙吟"、"一骑马"、"满堂花"、"沽美酒"、"忙开舟"、"到春天"、"寿筵开"、"画眉序"、"龙凤阁"、"紫金环"、"泣颜回"、"一官迁"、"朝元歌"、"五马"、"二犯"、"石榴花"、"雁儿落"、"一枝花"、"步步娇"、"傍妆台"、"山坡羊"、"下天堂"、"家住在"、"紧风开"、"搭拉苏"、"人稀求旺"、"夜夜锤"、"荞麦穗"、"抬阁"、"报公子"、"满营吹"、"二虎碰"、"馍国南"、"辕门鼓"、"正、反门子"、"小合音"、"狗连蛋"、"老昆腔"、"尾声"。

弦乐曲牌

"大、小金钱"、"四合四"、"百鸟朝凤"、"大游场"、"十番子"、"十番子序"、"卷竹帘"、"肚里疼"、"斗鹌鹑"、"哭皇天"、"万年欢"、"剥画皮"、"压扳"、"八件"、"大桃红"、"哪吒令"、"五龙摆头"、"五龙摆尾"、"拉房"、"小八板"、"大救驾"(天下同)、"扯手"、"苦中乐"、"上天梯"、"望门牌"、"阴阳牌"、"放羊牌"、"对打本"(倒卷帘)"磕头虫"、"碰倒墙"、"傻和尚"、"序子曲"、"开门"、"山西开门"、"扬州开门"、"杀妲己"、"破字"、"错字"、"小花园"、"爬桥"、"摸半夜"、"掏老鸹"、"蚂蚱撩脚"、"套车令"。

打击乐

山东梆子的打击乐与其他梆子剧种基本相同,早期曾用过四大扇(大铙、大钹,但为时不长就停止使用了)。常用的锣鼓点有:

"凤凰三点头"、"大、小起板"、"大、小二犯"、"快、慢栽板"、 "正反悟定锤"、"正、反滚头"、"大、小冒儿头"、"连成"、"报子吹"、"挖窟窿"、"出头龟"、 "吊四锣"、"七七引"、"巧八锣"、"十大锣"、"十一锣"、"二十锣"、金钱花、半金钱花、"小锣钱花"、"一标标"、"簸簸箕"、"紧急风"、"蒜锤子"、"毛边"、"揭痂疤"、"四面静"、"假二八板"、"唢呐皮打头"、"双跺脚"、"扑灯蛾"、"鬼推磨"、"水底鱼"、"倒拉牛"、"发梆"、"火里炮"、"单五锣"、"三遍锤"、"大、小收头"、"大小二钹"、"呱哒嘴"、"令子"、"小锣穗"。

过去,开演前"打通闹台"时,敲:一进板、花开台(加吹"挑子")再敲"什样锦"。著名山东梆子第35代传人老艺术家张贻君先生得到老师王贵苓(山东梆子第34代)先生的真传,又挖掘整理了的山东梆子曲牌--"天下同"。

传统剧目

山东梆子传统剧目极为丰富。剧目的内容以历史题材为主,多为成本大戏。其中描写反抗强暴、大忠大奸、杀富济贫、锄暴安良的剧目,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反映了鲁西南人民敢于斗争,争取自由的剽悍个性。

据老艺人讲,汶上县大曹班经常上演的戏就有600出之多。谢小品先生历年抄录、掌握的山东梆子传统剧目以朝代计述为:殷代故事戏25出,周代故事戏40出,秦代故事戏6出,汉代故事戏34出,三国故事戏65出,两晋及南北朝故事戏12出,隋唐故事戏120出,五代故事戏19出,宋代故事戏125出,元代故事戏9出,明代故事戏76出,清代故事戏49出,朝代不明及民间故事戏102出,总计682出。

建国后,山东省戏曲研究室挖掘记录的共437出,其中艺人通称的"老十八本"为:《春秋配》、《梅降雪》、《千里驹》、《全忠孝》、《江东》、《战船》、《宇宙锋》、《玉虎坠》、《百花咏》、《老边庭》、《金台将》、《富贵图》、《龙门阵》、《佛手橘》、《双玉镯》、《虎丘山》、《天赐禄》、《马龙记》。

"十七山"即《老羊山》、《虎丘山》、《铁笼山》《山海关》、《岐山角》、《天台山》、《两狼山》、《长寿山》、《司马懿探山》、《滚鼓山》,《二龙山》、《豹头山》、《翠屏山》、《红罗山》、《兰花山》、《大佛山》。

"十二关"是:《反昭关》、《过五关》 、《反潼关》、《乱潼关》、《晋阳关》、《撵地关》、《三上关》、《打三关》、《南阳关》、《阳平关》、《高平关》,《天水关》。

"五阵"即:《五雷阵》、《青龙阵》、《阴门阵》、《黄河阵》、《梅龙镇》。

"六州"是:《反徐州》、《安乐州》、《平霍州》、《头冀州》、《二冀州》。

这些戏在群众中留下很深刻的印象,故而民间编出一些很流行的顺口溜来,有"头冀州、二冀州,姚刚征南,对抓钩","打金枝,骂金殿,曹庄杀妻、牧羊圈"等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先后编创的现代戏有《白毛女》、《父子婚姻》、《小女婿》、《老王卖瓜》、《万紫千红》、《万家香》、《前沿人家》等。整理改编的传统剧目有《墙头记》、《程咬金招亲》等。其中《墙头记》于1982年由中央新闻纪录片场摄制成彩色影片。

四大征

"四大征",即《穆桂英征东》、《秦英征西》(《对松关》)、《姚刚征南》(《双枪缘》)、《雷镇海征北》(《刀劈三关)。

其实,"征东"还有《薛礼征东》(《龙门阵》)、《刘连征东》、《马三保征东》。

"征西"还有《木兰女征西》、《雷镇海征西》、《樊梨花征西》(《三上关》)、《卢明征西》(《困雪山》)、《狄青征西》(《烈火旗》)、《火神爷征西》。

"征南"还有《雷镇海征南》、《李炳征南》。

"征北"还有《苏云妆征北》(《青石岭》)、《罗通扫北》、《燕王征北》等。

大套剧

山东梆子不少剧目系成本大套剧目,长的可连演十几个小时,如《江东》一剧,包括《讨荆州》、《甘露寺》、《回荆州》、《芦花荡》等。《战船》一剧,包括《鲁肃过江》、《舌战群儒》、《蒋干盗书》、《草船借箭》、《打黄盖》、《借东风》、《火烧战船》等。《薛刚反朝》包括《打金冠》、《阳河摘印》、《法场换子》、《举鼎观画》、《徐策跑城》等。《回龙鸽》包括《彩楼配》、《三击掌》、《投军别窑》、《鸿雁捎书》、《赶三关》、《武家坡》、《回龙阁》、《大登殿》等。《杨家将》包括《闯幽州》、《两狼山》、《雁门关》、《攥御状》、《雁门摘印》、《提寇准》、《审潘洪》、《密松林》等。

传说故事剧

山东梆子的传统剧目中,保存了许多不畏强暴、敢于反抗的传说故事。一些剧目往往以"反"、"打"、"骂"来体现剧目的主题思想。以"反"为剧名的有《反五关》、《反潼关》、《反西凉》、《反阳河》、《反徐州》、《薛刚反朝》;以"打"为剧名的有《李刚打朝》、《陈平打朝》、《花打朝》、《黑打朝》、《马天官打朝》(《千秋灯》)、《打城隍》、《打督邮》、《打保府》、《敬德打虎》、《打金枝》、《二打金枝》、《打銮驾》、《打状元》、《打南阳》等;以"骂"为剧名的有《骂庞涓》(《马陵道》)、《击鼓骂曹》、《徐母骂曹》、《贺后骂殿》、《胡迪骂阎》等。另有演包拯循律断案、以"铡"为剧名的有《下陈州》、《铡包勉·跪韩铺》、《铡美案》、《铡赵王》、《铡郭槐》(《对龙指》)、《铡郭松》、《铡田二横》以及以刘墉为主角的《铡阁老》、《铡西宫》、《下南京》、《会总督》、《双开铡》等。

民间生活小戏

在现存的437种抄本中,还有一部分反映民间生活的小戏,如《三劝》、《三怕》、《王小过年》、《奇错》、《打棒槌》、《打沙锅》、《挂门牌》、《借妻》、《钻瓮圈》;神话戏有《白蛇传》、《天河配》、《天仙配》、《白莲花》等。此外,也有一些内容不健康的剧目,如《铁冠图》、《擒方腊》、《双开膛》等。

笛戏和罗戏

山东梆子除用梆子声腔演唱的剧目外,还保存了一部分笛戏和罗戏(大笛罗罗)。笛戏有《六国封相》、《酒楼封官》(《雪夜访普》)、《天台山》、《连升店》、《花子犯相》、《三义麦》、《黄桂香推磨》、《佛手橘》、《风波亭》、《戳姐夫》、《报喜》等。此外,《宇宙锋》、《万花船》等剧中,均插有部分笛戏。罗戏有《打面缸》、《百草山》、《拐妗子》(《沙州迁民》)、《胡小放羊》、《打灶王》(夹有"跑娃娃"调)等。另有个别昆腔剧目,如《赐福长春》、《九江口》、《姚期》等,均已失传。


参考文献:
[1]王峰. 梆声鲁韵[D].江苏师范大学,2013.
[2]董云丽. 山东梆子男旦艺术的兴衰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7.
[3]马永. 齐鲁文化视野中的山东梆子起源与传承[J]. 戏剧丛刊,2014(03):33-37.
[4]李磊. 山东梆子传统剧目思想内容研究[J]. 戏剧丛刊,2014(04):23-26.
[5]冯岩. 山东梆子声腔艺术琐谈[J]. 科技经济导刊,2016(02):162-163.
[6]高鼎铸. 山东梆子声腔艺术琐谈[J]. 中国戏剧,2014(11):20-24.
[7]姚艳华,屈衍仁. 山东梆子的艺术特色分析[J]. 大舞台,2016(03):26-27.
[8]安啸梅. 梆子腔系音乐创新的思考——以山东梆子腔系音乐为例[J]. 大舞台,2016(Z1):25-27.
[9]张文明. 山东梆子艺术流派述略[J]. 大舞台,2011(06):16-17.
资源来源于网络,并列出少量研究文献便于读者参阅,仅供免费学习参考,如有谬误请纠正和联系我们及时删除,谢谢!
 上一篇: 山西梆子简介
 下一篇: 川剧简介
网友评论
最新评论
  暂无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