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国学经典 弘扬传统文化
北昆简介
2019-10-2  热度:622  管理员
新浪微博分享 0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咨询留言       阅后评论       阅后答题

北昆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汉族戏曲剧种,作为北京市和河北省中部各县的昆曲艺术流派,北昆多在农村里演唱。农村的野台子,剧场不扰音,更因为受高腔的影响,所以北昆在表演上,那种"燕赵多慷慨悲歌之士"的粗犷气派很浓重。另外,北昆演员多是冀中人,在吐字发音上,不可避免地带有河北农村语音,这也是北昆的一个特色。

历史发展

北方昆曲,简称“北昆”,是我国古老戏曲声腔昆山腔的一个分支。主要流行于北京天津河北中部、东部一带。因长期与弋腔(高腔)联合演出,故称“昆弋腔”。辛亥革命后,曾有人称其为“高阳昆曲”,建国后改今称。 昆腔于明万历年间(1573-1620)已流传到北方。清初,江苏的昆曲班社和艺人不断北上献技,清政府曾把昆曲称为“雅部”,搬演于内廷。乾隆嘉庆1736-1820)以后,被称为“花部”的秦腔、徽调、汉调相继进京,昆曲便逐渐衰落下来; 至道光年间(1821-1850),民间已无。

纯粹的昆曲班社,艺人中一部分返回南方,一部分依附于徽班,与皮黄艺人合作,后来发展成为京剧中的“京昆”一派;另一部分则采取昆、弋(高腔)同班兼演的方式,向冀中、冀东一带发展,与当地民间艺人合流,逐渐形成北方昆曲这一支派。

同治1862-1874)初年,醇亲王奕还,在府邸设立了一个兼唱昆、弋两腔的王府家班安庆班(后改名恩荣班)。光绪十六年(1890)醇亲王去世,恩荣班解散,大部分艺人回到故乡,在家乡活动,并传授了大批青年子弟。

原恩荣班昆曲艺人徐廷璧,在离开醇亲王府后,到了京东滦州稻地镇与耿兆隆合组同庆社,在农村进行演出。后来玉田县也办起了益合科班,培养了不少着名演员,如霸县的子弟会,获鹿的和粹班等。这一时期北京城内的昆曲活动又有所恢复,宣统元年(1909),肃亲王善又招徐廷璧、王益友等复组安庆社昆弋班,演出于东安市场东,徐廷璧率班赴京东一带演出。辛亥革命后,因受北京政局变化影响,活动逐渐减少。有些班社因经济收入不足,难以维持,而先后解散,只剩下少数班社,偶尔在节日或庙会期间演出。 民国初期,虽然政局混乱,但北方昆曲亦有极大的发展。

当时着名昆曲演员有王益友、朱益铮、郝振基等,仍然兼演昆弋两种剧目,但昆曲剧目已较弋腔为多。1917年,著名昆曲艺人侯益隆、马凤采、韩世昌等,组成荣庆社到京演出。演员中还有郭蓬莱、陶显庭、陈荣惠、朱小义等。以后王益友郝振基白云生侯玉山魏庆林等加入,阵容比较整齐。而且因荣庆社是专门演出昆曲,又受到曲学名家、北京大学教授吴梅、赵子敬等人的辅助,加以新闻界的宣传介绍,在社会上造成很大影响,韩世昌也获得很高的声誉。

1919年“五四运动”发生后,荣庆社曾南下到上海等地演出。之后,他们又以荣庆社和祥庆社的名义,间或在京、津、沪、宁,以及全国大中城市巡回演出。 1924年,日本天皇加冕,特邀韩世昌等率荣庆社部分人员赴东京等地演出,随去的除原有人员外,又增加了侯永奎、马祥麟等青年演员。同年,白云生组成庆生社,在北京天津保定等地演出,曾得到京剧界的支持,与京剧艺术进行交流,扩大了昆曲的影响。

20年代末到30年代初,国内动乱,北方昆曲也一再遭受冲击,特别是1938年,天津发生大水灾,许多着名艺人如陶显庭、侯益隆等相继病死,使北方昆曲遭受严重损失。抗日战争胜利后,白云生韩世昌侯永奎、马祥麟、侯玉山、魏庆林、白玉珍、李凤云、侯丙武等到北京,再次组成庆生社,在吉祥、华乐等戏园演出,后因观众寥寥,生活无着,又被迫分散,有的转业另谋生路,有的与京剧合作演出,但终难挽回衰落的厄运,至建国前夕,北昆已奄奄一息。

基本简介

北昆是戏曲的一个剧种,流行于北京市和河北省各地。约有一百余年历史。它与南昆同源而异流,是昆曲在北京的支派之一。清代中叶,昆曲北京衰落后,部分流落到冀中地区的昆弋班演员和当地弋腔(高腔)班社相结合,在演出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北方昆曲的艺术特点,北昆的唱、白基本上用北方语音,由于长期在乡镇与弋腔同台演出,形成了开朗、豪迈、粗犷的艺术风格。过去艺人多为河北高阳、安新一带人。故又称“高阳昆腔”,1917年由王益友韩世昌、侯益隆、陶显庭等组成“荣庆社”到北京演出。效果极佳。1934年“荣庆社”分裂,许多演员改唱京剧,解放后经积极扶持、抢救、于1957年成立北方昆曲剧院,并编演了一批新戏,如<红霞> 、 <晴雯>等。 清末民初,昆弋在冀中各县流行极广。农民不但爱看昆曲,还在农闲和过年过节的时候,或者遇到接亲送友、过寿曰、办满月、娶媳聘女、买房置地、邻里解和、求神还愿等等,动不动就唱几台戏。有时请来专业班社,更多的是请票會或子弟會。 清末昆曲从宫廷流入农村,冀中各县昆班崛起。清乾隆皇帝下江南,网罗了一批南昆老艺人到北京,进入宫廷,一方面演唱,一方面组织科班。昆曲的形成,原来是来自民间,有著深厚的民间基础。但自从进入宫廷之後,便成为“雅部”,在一百多年前的光绪初年,北京宫廷和王公府邸,仍存有五十多个昆曲班社。如醇王府创立的恩庆社昆班,有演员胡庆和、胡庆元等,後该班改为小恩荣科班,演员有老生陈荣會、旦角黄荣达、丑角张荣秀、红净郭荣仁、花脸吴荣英和裴荣庆等。醇王逝去後,小恩荣科班解散。此时北京城里的昆曲、高腔己被新兴起的皮黄代替,许多昆、弋(高腔)艺人为谋生计纷纷走出北京,转入京南和京东的直隶(今河北省)中部一带,巡回各县镇演出。據老前辈说,清光绪、宣统年间在冀中方圆四、五百里地之内,存在著几十个昆弋班社,他们既演昆曲,又唱高腔,称之为昆、弋『两下锅』。这些在冀中各县崛起的班社由於流行农村,受当地生活习俗、风土人情和民间艺术的影响,形成了北方昆曲的特色。在演出中散发著朴实、粗犷、浓郁的乡土气息,受到广大农民群众的欢迎。冀中平原是北方昆曲艺术的摇篮。

当时巡回各县演戏,一般都以四天里一个"台口",四天里演出四个“帽儿戏”。头一天是《天官赐福》,第二天是《文昌点魁》,第三天是《八仙庆寿》,第四天是《六国封相》,全是含有喜庆吉利味的群戏,占用的人较多,藉此亮亮行头,亮亮角色。幔帐也一天一换。帽戏唱完了才开演"正戏"。戏码都是很硬的,如全部《白蛇传》《玉簪记》《玉杯记》《琵琶记》《乌盆记》《千里驹》《西楼记》《烂柯山》《长生殿》《桃花扇》《渔家乐》《铁冠图》《棋盘會》《五人义》等等,全是成本大套的戏,从前在农村很受欢迎。



参考文献:
[1]崔雪青. 李淑君北昆唱腔与表演艺术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6.
[2]惠红. 北昆“侯派”唱腔艺术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0.
[3]季国平,龚和德,安志强,周育德,安葵,黄维钧,刘彦君,王蕴明. 北昆版《红楼梦》的传承和超越[J]. 中国戏剧,2011(05):10-20.
[4]肖向平. 从南昆到北昆[A]. .中国演员:2013年第6期(总第36期)[C].:,2013:1.
[5]傅学斌. “北昆名家脸谱选”浅释[J]. 中国京剧,2002(03):73.

[6]思褆. “北昆”的风格[J]. 戏剧报,1986(05):54.
资源来源于网络,并列出少量研究文献便于读者参阅,仅供免费学习参考,如有谬误请纠正和联系我们及时删除,谢谢!
网友评论
最新评论
  暂无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