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国学经典 弘扬传统文化
庐剧简介
2019-10-3  热度:829  管理员
新浪微博分享 0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咨询留言       阅后评论       阅后答题

庐剧,原名倒七戏,又称小倒戏、小戏,另有别称花篮戏、采茶戏、灯戏、二小戏、三小戏、和州戏、倒祭戏、稻季戏等,流行于安徽省江淮之间的皖西皖中和江南部分地区 ,是在大别山一带的山歌、淮河一带的花灯歌舞的基础上吸收了锣鼓书(门歌)、端公戏嗨子戏的唱腔发展而成。 庐剧的传统唱腔分主调和花腔两部分,表演朴素而活泼,简单而真实,同时庐剧演员身兼数角,轮番替换,还要兼打锣鼓,早期庐剧用锣鼓伴奏,主要有堂锣、大锣、小锣三件打击乐器。

2006年5月20日,庐剧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代表剧目

庐剧剧目以题材进行划分可以分为古装戏和现代戏两大类。

古装戏剧目

古装戏可以分为花腔小戏、折戏和本戏(包括连台本戏)。据《中国戏曲音乐集成·安徽卷》编辑委员会的统计,截至1994年共有292出剧目。

花腔小戏

花腔小戏共有63出,多为二小戏、三小戏,内容多以描写劳动人民的生活情趣和爱情为主,也有一些讽刺喜剧和闹剧,描写劳动生活的剧目如:《点大麦》《大桑》《卖杂货》《买线纱》《大芦花》《打长工》《打补丁》《送香茶》《菜花》《挑牙虫》《小补缸》《讨学钱》《蓝桥会》《放鹦哥》等;描写爱情的剧目如:《闹松林》《春思》《放风筝》《张爱女自叹》《恨大脚》等;讽刺剧剧目有:《打烟灯》《王婆骂鸡》《看相》《张古董借妻》《摸纸牌》《卖婶子》《劝赌》《曹瞎子闹店》《王小楼扒沙》《逃水荒》《打老子》《卖兰花》《单怕妻》《双怕妻》等;闹剧剧目有:《游春》《郭货卖胭脂》《掏黄鳝》《求子》《刘铁咀打卦》《小秃子下广东》《捣鸡笼》《三代欢》《小乔自叹》《贾自成嫖院》《天花板》《打五扇》、《打砂锅》《王凤赶脚》《一两漆》《柏瞎子观灯》《摇打》《湘子度妻》《对药》《哑巴当当》《李翠莲放风》《王瞎子捉奸》《十八扯》《小放牛》《全家喜》《捡毛》《摸黑》《借闺女》等。

折戏

折戏共有72出,分为两类,一类是独立完整的故事,另一类是从本戏中抽出来的既可单独演出也可以连载一起演出。如:《花园扎枪》《张太和休妻》《侯美容降香》《观画》《闯帘》《英台打枣》《英台醉酒》《捣松》《打瓦》《反情》《拜年》《上竹山》《劝嫁》《三隔帘》《二隔帘》等。

本戏

本戏共有153出,以家庭悲欢离合、爱情、公案为主要内容,如《休丁香》《王小过年》《秦雪梅》《借罗衣》《干旱记》《薛凤英》《合同记》《白玉带》《卖花一记》《乌金记》《双丝带》《花绒记》《白玉楼》《白灯记》《三告》《二度梅》《瓦岗寨》《韩梨花》《五花图》等。

现代戏剧目

现代戏与古装戏的区别主要是语言、服饰及舞台设计上的区别,主要剧目有《程红梅》《妈妈》《李清照》《江姐》《红灯记》《红嫂》《金沙江畔》《智取威虎山》《社长的女儿》《好人王科长》《奇债情缘》等。

历史渊源

历史起源

庐剧最初形成戏曲化是在清嘉庆年间(1800年前后)。庐剧的相关的文献史料很少,已知较早的史料是1985年在安徽省巢湖炯炀河镇出土的一块同治七年(1868年)的石碑,该碑是清同治年巢县知县陈炳所颁布的禁令,其中一条为"近倒七戏名目"。这里的倒七戏就是庐剧。庐剧的起源前尚无定论,主要有两种说法:一是认为庐剧起源于安徽皖中地区的门歌,二是认为庐剧起源于安徽大别山地区的山歌。

初期的庐剧,是以安庆市大别山和淮河一带的山歌、门歌(门头词)和民间花篮舞、花鼓灯舞为基础发展起来的三小戏。当时的演出大多采用唱一段舞一段的形式,舞蹈如"绕篱笆子"、"绕门转子"、"一条龙"、"剪子股"、"荷叶翻身"等,与淮河一带的花鼓灯相似。

发展过程

庐剧最初因其低俗的一面而被清朝官府严令禁演,许多班社和艺人也受尽璀璨和侮辱。庐剧在发展过程中,曾受流行于皖西北的阜南和河南固始一带的"嗨子戏"影响,后来又吸收融合了湖北花鼓戏和淮河一带的"端公(男巫)戏"等剧种的部分剧目和唱腔,使自己不断丰富起来。庐剧班社早期不满10人,只能在农村草台演出生活小戏和折子戏。辛亥革命前后,曾一度和徽戏合班演出,称为"四平带折班"("四平"指徽戏,"折"指庐剧小戏)。到了19世纪30年代,部分班社进入芜湖、合肥等城市演出,又与京剧合班,称为乱弹班。因此,在剧目和表演方面亦受徽剧和京剧的影响。解放前的庐剧多为私人班社,有职业戏班和农民农闲时候的草台班子,演出条件简陋,属于临时搭台唱戏。

新中国成立后,因国家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文化政策,安徽省、市政府整合了一些大的班社组建了安徽省庐剧团、合肥市庐剧团等国营剧团。在政策的鼓励和指导下,庐剧从不成体例的旧形态蜕变成正规的地方剧种。

20世纪50年代中期,庐剧进入短暂的发展鼎盛时期。1957年,安徽省庐剧去北京演出。1958年丁玉兰饰演的庐剧《借罗衣》拍成电影。

改革开放后,庐剧曾恢复昔日的辉煌,但由于根基部族,到80年代末由于艺术传播媒体的不断出现,庐剧面对严酷的竞争举步维艰。


参考文献:
[1]陈肖蕾. 皖中庐剧腔词关系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16.
[2]王佳佳. 庐剧与皖中地区民俗文化[D].安徽大学,2006.
[3]李明轩. 皖西地区庐剧音乐的唱腔分析[D].南京艺术学院,2011.
[4]刘继平. 皖西庐剧音乐的文化传承[J]. 文艺争鸣,2011(04):115-116.
[5]郭兴红. 安徽庐剧发展的文化分析[J]. 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11,30(01):104-109.
[6]马士影. 庐剧的唱腔艺术研究[D].河南大学,2009.
[7]陈舒婷. 皖中地区庐剧音乐的艺术探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7.
[8]袁明芳. 庐剧的文化阐释[J]. 皖西学院学报,2003(06):140-142.
[9]余亚飞. 安徽庐剧研究述评[J]. 艺海,2014(12):36-38.
[10]余亚飞. 管窥庐剧形成期的音乐特征[J]. 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2015,29(01):103-108.
[11]张宇. 庐剧音乐文化特质及其他[J]. 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1):151-152.
资源来源于网络,并列出少量研究文献便于读者参阅,仅供免费学习参考,如有谬误请纠正和联系我们及时删除,谢谢!
 上一篇: 老调梆子简介
 下一篇: 吹腔简介
网友评论
最新评论
  暂无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