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国学经典 弘扬传统文化
词明戏简介
2019-10-3  热度:702  管理员
新浪微博分享 0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咨询留言       阅后评论       阅后答题

词明戏是流行于福建省长乐、福清、平潭一带的地方小戏。原名"高腔",系明末清初弋阳腔流行福清、长乐后与当地"白字"曲调结合发展而成。初时高腔不用管弦伴奏,强调唱明台词,故称为"词明"。在音乐曲调上形成用"官话"演唱的"水调"、"阔调"、"北调"和用方言演唱的"白字"。同时,"水调"、"阔调"和"北调"本身也逐渐地方化。

从清代流传到至今, 苍霞垄村可以说是词明戏的最后传唱地。会唱词明戏的老艺人,到他这一代几乎没剩下几个传人了, 平潭林氏词明戏第九代传人也就剩下林文源一人。遗失的瑰宝"词明戏",亟待拯救。

剧目

传统剧目很丰富,有代表性的称"五袍戏",即红袍戏《刘知远》,白袍戏《薛丁山》,绿袍戏《关羽》,黄袍戏《赵国胤》,黑袍戏《张飞》(另一说是白袍戏《关羽》,青袍戏《梁灏》)。此外,常演的剧目有《葵花记》、《金印记》、《吕蒙正》、《刘锡》、《反五关》、《乌盆判》、《潘葛思妻》、《孟宗哭竹》等。尚有《孩儿井》、《白马尊王》、《杀鬼魂》、《九使传》、《金凤记》、《烈妇记》等,为本省其他剧种所罕见。

戏曲音乐

唱腔

属曲牌体,分为"水调"、"阔调"、"北调"和"白字"四类,现存曲牌230多支。

"水调"、"阔调"与"北调"用"官音"演唱,俗称"正字腔";"白字调"用"方言"演唱,俗称"白字腔",演唱时以"正字腔"(官音)为主。

(一)"水调"

主要曲牌有[驻云飞]、[风入松]、[驻马听]等100多支,曲牌节奏自由,速度缓慢,一字多腔,善于表现剧中人物不幸遭遇和复杂心情,以生、旦角色为宜。

(二)"阔调"

曲牌主要有[红衲袄]、[端正好]、[叨叨令]等30多支,曲调粗犷高亢、奔放,善于表现英雄人物豪迈形象,适用于大花、武生。

(三)"北调"

主要曲牌有[新水令]、[川拔棹]、[雁儿落]等50多支,曲调缠绵婉转,善于表现思念、怀亲、愁郁等含蓄感情,适用于小生、小旦人物。

(四)"白字调"

[太平歌]、[五更子]、[水底鱼]等18支,曲调活泼明快,抒情优美,生、旦、丑均用,尤以丑角诙谐、轻快、风趣为特色。

词明戏音乐有帮腔和滚唱、滚白,尾句多重复并带拖腔,帮腔多在一句和一段的最后三字处由后台掌鼓者帮唱。

器乐

包括唢呐吹牌与锣鼓经两个部分。

(一)唢呐吹牌

多来自昆剧、徽剧。清末开始使用,现存曲牌20多支,多用于帝王将相、文武官员出入场以及升堂、出巡、迎送等场面,常用曲牌有[风入松]、[步步娇]、[千秋岁]等。

(二)锣鼓经

现存60多套,分科介锣鼓、唱腔锣鼓、场面锣鼓和曲牌锣鼓四类。

科介锣鼓多用于人物上下场,有[坠锣]、[冷锣]、[清锣]、[一下锣]、[二下锣]、[三下锣]、[四下锣]和[五上锣]、[六上锣]、[七上锣]、[八上锣]等。

唱腔锣鼓 起引唱、过门、收尾作用。有走马箭、缓长锤、紧长锤等。

场面锣鼓 用于发兵、排阵等战斗场面,曲牌主要有[四边静]、[紧加官]、[缓加官]、[讨阵]、[长操]等。

乐队和乐器

以锣、鼓、吹为主,锣有大锣与小锣;钹有大钹与小钹,清鼓作指挥。清末后,增加笛子、二胡等,乐队由早期的5人增加到8人。

曲牌

词明戏的音乐曲牌丰富多彩,已知曲牌就有138个,既吸收弋阳腔、昆曲、皮黄的曲调,又融汇民谣、山歌、坊间土调,曲调根据剧情搭配,由"正字腔"和"白字腔"两大类组成,在音乐曲调上形成用"官话"演唱的"水调"、"阔调"、"北调"和用方言演唱的"白字",唱出来的音调与口语相近,为当时福清百姓所喜闻乐见。"正字腔"同时,"水调"、"阔调"和"北调"本身也逐渐地方化。其中,"水调"节奏自由,速度缓慢,善于表现剧中人物的不幸遭遇和悲伤情感;"阔调"辽阔粗狂,奔放高昂,善于表现威风凛凛的英雄形象。"北调"则缠绵悱恻,善于表现怀乡思亲、忧愁烦闷的心情。

简介

词明戏,流传于福清、平潭沿海一带。据平潭县老艺人相传及1963年福清县文化局编印的《词明戏音乐》一书记载,明代,有一官员从江浙一带来福建上任时,带来一个戏班,唱的是高腔,唱白均用"土官话",为让当地人听懂,特别强调要"词句唱明",故有"词明戏"之俗称。

早期词明戏行当体制,只有生、旦、净、末、丑、贴、外7个角色,艺人自称"梨园子弟";后台5人,乐器为清鼓、小锣、大锣、大钹和钹。演出时,前台干唱,后台帮腔,使用曲牌多系南曲[驻云飞]、[红衲袄]、[泣颜回]等。传统剧目很丰富,有代表性的称"五袍戏",即红袍戏《刘知远》,白袍戏《薛丁山》,绿袍戏《关羽》,黄袍戏《赵匡胤》,黑袍戏《张飞》(另一说是白袍戏《关羽》,青袍戏《梁灏》)。此外,常演的剧目有《葵花记》、《金印记》、《吕蒙正》、《刘锡》、《反五关》、《乌盆判》、《潘葛思妻》、《孟宗哭竹》等。尚有《孩儿井》、《白马尊王》、《杀鬼魂》、《九使传》、《金凤记》、《烈妇记》等,为本省其他剧种所罕见。

明末清初,浙江省余姚县词明戏艺人林氏兄弟流落平潭,在苍霞垄村(今属敖东乡)安家落户后,开始演出木偶词明戏以谋生,并衣钵相承,久演不辍。至清乾隆年间,平潭木偶词明戏十分盛行,艺人林阿六,演技高超,名噪福清、长乐一带。在闽剧尚未传入平潭时,词明戏成为群众喜闻乐见的惟一剧种。县内除林家戏班外,还有敖东安海、苏澳山桥、潭东澳前3个提线木偶词明戏班。清初至中叶,词明戏进入兴盛时期,戏班从20多人发展至六七十人,行当角色从7个发展至9角,随后又衍变为IZ个角色。剧目也增加了《三国》、《杨家将》等连台本戏。

清道光年间,平潭的词明戏改为以人扮演角色,演出剧目有《薛仁贵征东》、《许仙借伞》、《金鸡岭》、《鲤鱼判》、《八卦图》等。不仅在县内演出,还到福安、宁德、罗源、连江、闽侯、长乐、福清等地演出。至光绪末年,艺人林日才、林日福,享有盛名,所组戏班,久演不衰。民国时期因社会动荡,战事频仍,多数戏班,停锣息鼓。林家班亦趋衰落,并改用线偶演出,以缩减开支。

清中叶后因唱方言的平讲戏盛行,词明戏开始衰落。


参考文献:
[1]. 福建古老剧种“詞明戏”重获新生[J]. 戏剧报,1961(Z7):48.
[2]李连生. 明代弋阳腔研究[D].河北大学,2003.
[3]马华祥. 弋阳腔源流考[J]. 戏剧艺术,2006(04):66-73.
[4]李连生. 弋阳腔艺术形态刍论[J]. 戏剧艺术,2004(06):90-100.
资源来源于网络,并列出少量研究文献便于读者参阅,仅供免费学习参考,如有谬误请纠正和联系我们及时删除,谢谢!
 上一篇: 余姚腔简介
 下一篇: 含弓戏简介
网友评论
最新评论
  暂无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