瓯剧,原名温州乱弹,浙江省传统地方戏曲剧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瓯剧以"书面温话"作为舞台语言,已有三百多年历史,较有影响的传统剧目有《高机与吴三春》、《阳河摘印》以及创作的现代戏《东海小哨兵》等。1959年定名为瓯剧。瓯剧以唱乱弹为主表演上已形成统一的艺术风格,具有朴素、明快、粗犷而细腻的特点。文武兼备,唱做并重,以做工见长。音乐朴素、明快、流畅,表现力很强,能细致地表达各种人物内心复杂感情。
2008年6月7日,瓯剧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遗产编号Ⅳ-106。
瓯剧的剧目,丰富多彩,大都取材于民间故事和历史故事。多数剧目内容具有强烈的人民性;曲调通俗,善于运用民谚俗语。著名传统剧目有《高机与吴三春》《陈三袅》《仇大娘》等。
据不完全统计,瓯剧的剧目约四百五十余本,其中,包括瓯剧的"正统"传统"本家"老戏八十四本大戏;却不包括新中国成立后新编、移植改编的剧目。倘全部囊括,其数将甚为可观。
若将八十四本"正统""本家"大戏,按所唱的声腔分,有"三昆"、"四高"、"五老"、"四冷"、"四徽"之分。
"三昆"即三本唱昆腔的"老戏":《连环计》《雷峰塔》《渔家乐》三本。其实,远不止此数,尚有不下于二十本大小昆目未计;然,历来依此相沿,故仍依此"传统定数"为准。
"四高"即四本唱高腔的"老戏",它们是:《报恩亭》《雷公报》《循环报》《紫阳观》四本。其实际情况是:尚有近三十本大小高腔戏未计,同样也是历代艺人依此沿称,故仍沿此数。
"五老"即五本唱乱弹腔的"老"戏,它们是:《施三德》《银牌记》《赐双刀》《苦相记》《全家福》五本老乱弹戏。
"四冷"即四本不常上演的"冷门"乱弹戏:《四国齐》《醉幽州》《取宝刀》《闹沙河》四本。
瓯剧已有三百多年历史,较有影响的传统剧目有《高机与吴三春》、《阳河摘印》以及创作的现代戏《东海小哨兵》等。瓯剧的音乐除乱弹外,还有高腔、昆曲、徽戏、皮黄等剧种的唱腔曲调,十分丰富多彩。瓯剧唱腔分"正乱弹"和"反乱弹";正乱弹主要曲调有【慢乱弹】【二汉】【玉麒】【流水】【小桃红】等;反乱弹有【锦翠】【洛梆子】【反流水】【反紧板】等。
温州瓯剧,原名"温州乱弹",形成于明末清初,多声腔剧种,史来以演唱乱弹腔为主,兼唱高腔、昆腔、徽调(皮篑)、滩篑、时调六种声腔唱调。1959年,以温州古称"东瓯(王国)",又有瓯江流贯全境,因改称"瓯剧",并以其为剧种名行于世。
明嘉靖年间(1522-1566),海盐腔迅速占领了温州城乡。
清代,由于它声音高亢,被泛称为"高腔",是时已流布于全国各地。古来戏曲音乐的发展,有其极大的广泛性、群众性和流动性,它们之间相互吸收影响,乃至催化、合化,本不足奇。
清中叶,曾发展到三十多个班社,盛极一时,至今,其流行区域的格局,基本未变。
新中国成立后,1951年,政府将残存的"凤玉班"、"新凤玉班"、"新新凤玉班"("胜凤玉班")合组为"温州胜利乱弹剧团";其后,又先后将"更新"、"红星"两个乱弹班的部分骨干充实于"胜利",几经整合,成为后来建团模制。
1957年起,政府从又先后选派(调)一些政治、行政及业务创作干部扩充剧团班子、队伍,形成一个体制较为完善、力量较为强大的戏曲编演团体。
1959年,经政府批准,改名为"瓯剧",并为"全民所有制剧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