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国学经典 弘扬传统文化
闽西汉剧简介
2019-10-4  热度:672  管理员
新浪微博分享 0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咨询留言       阅后评论       阅后答题

闽西汉剧,旧称"外江戏",亦称"乱弹",福建的地方戏曲剧种之一。他脱胎于外来剧种,吸收闽西客家方言和民间音乐而逐步形成独具风格的地方剧种,主要流行于闽西、粤东、赣南和闽南部分地区,播及台湾、东南亚。

闽西汉剧源于湖南祁阳的楚南戏即祁剧,自清代乾隆年间传入闽西,迄今已有200多年历史,期间不断吸收当地方言和民间音乐,于嘉庆年间逐步衍化成闽西本地的地方戏曲剧种,20世纪30年代初定名为汉剧 ,20世纪50年代末为与湖北汉剧相区别,正式改称闽西汉剧。

闽西汉剧音乐以西皮二黄为主,并有昆腔梆子腔弋阳腔、佛调、民间小调等多种声腔;角色行当有小生老生、乌净、正旦青衣、婆角等;以外江弦即闽西人称"吊规"作伴奏弦乐,配之以月琴三弦、月胡、笛、唢呐古筝琵琶及青铜大锣、圆通大鼓等各种乐器,舞台气氛热闹、紧张。 代表剧目有《大闹开封府》、《百里奚》、《兰继子》、《二进宫》、《大闹开封府》、《贵妃醉酒》等;优秀表演艺术家有蔡迈三 (1898~1972)、张全镇(1886~1948)、钟熙王、林南辉(1898~1952)、陈坤福(1906~1986)、邓玉璇等。

代表剧目

闽西汉剧可查的传统剧目总数有836个,《醉园》、《兰继子》、《时迁偷鸡》、《臧眉寺》、《审六曲》、《洛阳失印》、《百里奚》、《大闹开封府》、《二进宫》等是其中的代表性剧目。

北路台本多于南路台本,南路台本又多于高腔台本,闽有少量昆曲、杂调。晚清手抄本,有咸丰至宣统年间的《景阳岗》、《乾坤镜》、《天启图》、《打登州》、《满床笏》、《采石矶》、《龙凤阁》、《琴挑》、《拷打》、《过关》和《采桑》等。

建国后,重点整理的剧目有《大闹开封府》、《审六曲》、《大保国》、《史碑案》 等,保留剧目有《兰继子》、《双凤镜》、《广东案》、《安溪案》、《打洞结拜》、《百里奚认妻》,经常上演的移植剧目有《孟丽君》、《白蛇传》、《西厢记》等。


参考文献:
[1]温莉琼. 闽西汉剧课程资源教学初探[D].福建师范大学,2015.
[2]曾立毅. 闽西汉剧的民间社会背景与文化意义[J].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03):133-140.
[3]刘雪妍. 千生万旦 难求一净——谈闽西汉剧特有行当“红净”的艺术特征[J]. 艺术评论,2017(11):136-141.
[4]钟瑞平. 闽西汉剧进校园的实践探索[J]. 北方音乐,2019,39(10):78+177.
[5]邱龙海. 闽西汉剧表演艺术探微[J]. 福建艺术,2002(05):39-40.
[6]王侣. 闽西汉剧的表演艺术[J]. 福建艺术,1998(02):63-64.
[7]陈贻埕. 闽西汉剧现代戏音乐创作随想[J]. 福建艺术,1998(02):65-66.
[8]刘东华. 闽西汉剧唱腔与音乐[J]. 闽西职业大学学报,2003(01):4.
资源来源于网络,并列出少量研究文献便于读者参阅,仅供免费学习参考,如有谬误请纠正和联系我们及时删除,谢谢!
 上一篇: 闽剧简介
 下一篇: 南剧简介
网友评论
最新评论
  暂无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