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国学经典 弘扬传统文化
荆河戏简介
2019-10-4  热度:807  管理员
新浪微博分享 0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咨询留言       阅后评论       阅后答题


荆河戏,湖南省澧县地方传统戏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荆河戏因流传于长江荆河段而得名,历史上曾有上河路子、大班子、大台戏等名称,1954年正式定名为荆河戏。荆河戏起于明初永乐年间,到清代初年基本完成了楚调与秦腔的"南北结合",形成荆河戏弹腔的"南北路",荆河戏基本成型。荆河戏保存下来的剧目有500多出,舞台语言以荆州口语或澧州官话为主,唱腔具有高昂、响亮、气势宏大的特色,音乐南北交融,唱词、道白通俗有韵味。

代表剧目

荆河戏的传统剧目较为丰富,保存下来的有五百多出,其中包括整本戏四百五十多出,散折戏六十多出。这些剧目基本出于元明杂剧传奇、章回小说、民间故事,代表性剧目包括《百子图》、《楚宫抚琴》、《大回荆州》、《双驸马》、《沙滩会》、《翠屏山》、《反武科》、《秦雪梅》、《三娘教子》、《一捧雪》、《四下河南》等。

历史渊源

荆河戏起源于明初永乐年间。永乐二年(1404年),湖北沙市已有荆河戏演出,时称"楚调"。

洪熙元年(1425年),华阳王封藩来澧州,随行带来私家戏班,拥有几十个乐户及大量剧本,经常在华阳府演出。

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袁中道曾看楚调《金钗》演出。

明末清初,秦腔戏班随李自成军来到澧州,艺人们四处流散,到清代初年基本完成了楚调与秦腔的"南北结合",形成荆河戏弹腔的"南北路",荆河戏基本成型。

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顾彩在《容美纪游》中提到的"终带楚调",就是指当时流行于澧水一带的荆河戏。

清威丰、同治时期(1851年-1874年),在荆河戏的活动中心湖南澧州和湖北长沙市等地,就有三泰、三元、泰寿、文化、同乐、长寿、同福等20多个班社从事专业演出活动。清末至辛亥革命以后的二十多年里,又相继成立了30多个班社,是荆河戏的昌盛时期。

咸丰至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间,确知名称的荆河戏科班共创办了67起,戏班共建立了52个。荆河戏早期以唱庙戏、会戏和草台戏为主。

辛亥革命以后,部分城镇先后修建了戏院,但除了少数荆河戏班进城驻院演出外,大多数戏班仍长期在农村演唱。

抗日战争爆发后,荆河戏受到极大的影响和摧残,据不完全统计,到解放前夕,荆河戏只剩永乐、翊武、松秀、同乐、新华等五个戏班。 抗日战争期间荆河戏被叫作楚剧、汉剧、湘剧。

1954年,湖南省文化厅对全省民间职业剧团定点安排,正式定名荆河戏。



参考文献:
[1]杨颜嘉. 澧州荆河戏的唱腔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2.
[2]庞小凡. 荆河戏源流考[J]. 新疆艺术学院学报,2018,16(04):72-77.
[3]桑俊,史琳娜. 近三十年来荆河戏研究综述[J].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42(04):18-22.
[4]严森焱. 有表情的舞台——浅谈舞台美术设计为荆河戏带来的新生命力[J]. 艺海,2015(12):31-32.
[5]刘友军. 澧州荆河戏的声腔演变及其唱腔特色[J]. 艺海,2008(05):62.
[6].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荆河戏[J]. 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2017,40(01):2.
[7]王明义 胡丹丹. 荆河乐谱我的魂[N]. 常德日报,2017-06-10(003).
资源来源于网络,并列出少量研究文献便于读者参阅,仅供免费学习参考,如有谬误请纠正和联系我们及时删除,谢谢!
 上一篇: 胡琴腔简介
 下一篇: 浑源罗罗简介
网友评论
最新评论
  暂无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