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国学经典 弘扬传统文化
海城喇叭戏简介
2019-10-4  热度:581  管理员
新浪微博分享 0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咨询留言       阅后评论       阅后答题

海城喇叭戏,辽宁省鞍山市地方传统戏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海城喇叭戏是广泛流传于辽宁省海城一带的传统地方小戏剧种。早期的民间艺人,因受条件的限制,仅头戴一顶圆毡帽,身穿大布衫,系腰带以扮演戏中各种人物,因此又称“大布衫子”戏。由于它的主要伴奏乐器是唢呐,唢呐在当地俗名“喇叭”,故称“喇叭戏”。  海城喇叭戏以当地民歌为基础,吸取江西弋阳腔、山东柳腔等外来声腔,兼收并蓄,形成了诸腔杂陈的民间喇叭戏声腔体系。它的音乐曲调欢快优美,清新流畅,跌宕起伏,火爆高亢,节奏性强,适于载歌载舞。

代表剧目

海城喇叭戏的传统剧目,多为反映社会下层劳动人民生活的“三小”(小旦、小生、小丑)戏,部分的系根据当地民间传说、故事编成的。如《茨儿山》《神州会》(亦名《张山赶会》)《摔镜架》(又名《王二姐思夫》)《合钵》《梁祝下山》《双拐》等。另一部分由取材于元明传奇及其剧种,但又撷取其间与劳动人民生活有关的一折,如从“弋阳腔”(也叫义腔)目莲戏中的取其第十六折《王妈骂鸡》改编的《王婆骂鸡》;从明代传来《钵中莲》里采其《补缸》一折改编为《锯大缸》;从山西梆子《牧羊记》中取其《杏花春》一折改编为《小放牛》等。

历史渊源

喇叭戏起源于海城地秧歌。其母体主要是随商贾传入海城牛庄的民间小戏,时称山西柳腔。清初,海城地秧歌中已出现了《小两口分家》《小两口抬水》《顶灯》《妈妈糊涂》等以民歌小调为唱腔并具有一些故事情节的专场节目,人物由一旦、一丑扮演,已具“二小戏”雏形,名为清场小戏。当时,海城牛庄为辽南主要通商口岸,华北、华东商贾接踵而至,山西及冀、兖、青、扬等会馆相继建立。会馆所辖商号的店伙大多招自家乡。每逢年节,均组办乐会,由唐伙演唱家乡的民间小戏。日久天长,这些小戏便传入当地民间秧歌社火中聚居牛庄的客商中以山西人为主,他们几乎垄断了当地的钱当、造酒酱园诸业,所办乐会规模最大。流入秧歌队中的剧目如《王婆骂鸡》《赵匡胤打枣》《冯玺卖妻》《红月娥做梦》等大多来自山西乐会,因而被秧歌艺人称为山西柳腔喇叭戏。经过几代艺人的传演,以柳腔喇叭戏为主体并与由山东、河北传入的民间小戏相融汇,至清乾隆、嘉庆年间,喇叭戏从声腔到剧本已和当地语言、风俗、民歌和秧歌曲牌相结合,其唱腔的结构形式由一戏一、二曲发展为一戏多曲联缀使用,这些剧目,与秧歌的结合使喇叭戏中舞蹈成分日益增加,初步形成了特有的风格。由于它源于民间小戏,演出形式简便灵活,带有极大的随意性,演出中还可根据情况即兴发挥。另外还出现了一种近似哑剧的表演形式,即在一段戏中,台词甚少,内容均由动作说明,如《张三赶会》《铁弓缘》等。不久髙云清等一批艺术水平较高的演员相继涌现。喇叭戏遂成为颇受当地居民欢迎的地方剧种。随着商业往来,艺人的活动范围不断扩大,东至岫岩、安东,南到营口、大连,西至黑山、锦州,北到抚顺、铁岭,在秧歌会中都有了喇叭戏的演出。

清同治、光绪年间海城高跷秧歌盛行,喇叭戏的演出也由地秧歌队进入高跷会,将跷功、手绢功、扇子功等巧妙地揉入表演之中,又形成了跷、戏结合的演出形式。由于艺人表演技艺的提高,半职业班社不断出现,少则十来人,多则二十余人。演员大多来自农村。授艺方式主要是由师带徒。每逢正月白天上跷演出,晚上下地唱灯碗儿,农闲时外出撂地演出。当时农村的自娱性活动繁多,有“跳正月,闹二月,唱三月,赶四月,离离拉拉到五月”之说,另有迎神赛会、析丰求雨朝山还愿、盂兰盛会等,喇叭戏的演出因此极为兴盛。但由于受跷上表演及演出时间、场所等方面的限制,喇叭戏在跷上表演时,往往只唱原剧中舞蹈性较强的部分。久之,喇叭戏中一大批传统剧目失传。光绪中叶,蹦蹦在海城兴盛,一部分喇叭戏艺人加入蹦蹦班社演唱喇叭戏。不久,评剧兴起,又有一部分艺人改搭评剧班社出外演出,使喇叭戏自身的发展处于停滞状态。只有部分喇叭戏艺人在喜庆节日,迎神赛会之期,与高跷同场演出少数剧目,活动范围仅限于海城、营口及附近乡镇。至民国三十四年(1945),喇叭戏已渐衰微。


参考文献:
[1]李响. “非遗”在高校的传承与发展探究——以海城喇叭戏为例[A]:,2018:4.
[2]萧忠伟. 海城喇叭戏的艺术风格[J]. 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3(03):188.
[3]. 海城喇叭戏[J]. 文史月刊,2014(06):2.
资源来源于网络,并列出少量研究文献便于读者参阅,仅供免费学习参考,如有谬误请纠正和联系我们及时删除,谢谢!
 上一篇: 海门山歌剧简介
 下一篇: 莱芜梆子简介
网友评论
最新评论
  暂无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