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国学经典 弘扬传统文化
莱芜梆子简介
2019-10-4  热度:632  管理员
新浪微博分享 0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咨询留言       阅后评论       阅后答题

莱芜梆子,山东省莱芜市地方传统戏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莱芜梆子流行于山东中部莱芜、泰安、肥城、章丘等一带,又名“莱芜讴”。莱芜梆子包括梆子与微调两类声腔。清中期以后,徽班流入泰安一带;随后梆子腔亦流至汶上一带,并逐渐与徽调合流,同台演唱,后梆子与当地语音结合,有相当发展,开始居于主导地位,剧种遂称“莱芜梆子”。 莱芜梆子的道白字正、声硬、音直,唱腔粗犷激昂、刚劲豪爽、高亢奔放,多在高音区,没有大幅度的旋律变化和音符跳跃。

历史渊源

乾隆末年(约1786年至1795年间),安徽徽戏班社——老阳春, 循四大徽班进京的道路北上,至泰安西南夏张附近的程子寨王侍郎家定居下来,开始在泰沂山区一带活动。在此以前,起源于陕西、甘肃一代的“秦腔”,已经河南传到鲁西南,并形成了特色鲜明的“梆子腔”(当地群众称为“本地梆子”)。粗犷高昂的鲁西南“梆子腔”很容易被当地人接受,因而日渐兴盛。比“徽戏”等其他艺术形式更符合泰沂山区人民刚直侠义的性格。“老阳春”班为自身生存,开始逐步移植“梆子腔”这种深受当地群众喜爱的艺术形式。自此,“梆子腔”与徽戏日益融合演变。因后来的演员大都是当地人,受到地方方言等因素的影响,逐步发展变化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莱芜梆子”。

从清光绪末年到抗日战争(约1886年至1937年)爆发以前的五十年间,是莱芜梆子发展史上的“黄金时代”。当时专业班社数量可观,流行区域不断开拓。仅在泰安、莱芜、新泰一带,就先后建立了十多个科班,培养了四百多名演员,有十几个职业班社常年活动。随着职业班社的不断增多,其流行区域也逐渐跨出了泰沂山区。东至日照,南到临沂以南,西到平阴,北到济南、淄博一带,常有职业班社去演出,大有蓬勃发展、日渐兴盛之势。然而由于日本帝国主义的入侵,使这个日趋繁茂的地方剧种遭受了严重的摧残。班社被迫解散,艺人四处飘零。除有少数民间业余剧团季节性演出活动外,无一个职业班社存留,也无一个科班建立。只有抗日根据地的文工团仍以莱芜梆子的曲调演唱革命内容,唤起民众共同对敌。莱芜梆子日趋衰退,到了没落的边缘。

代表剧目

1954年统计,传统作品共267个。旧时演出的主要作品为“江湖十八本”,包括《两狼山》《全忠孝》《玉虎坠》《春秋配》《富贵图》《虎丘山》等。建国后整理演出的传统作品有《两狼山》《赵连岱借闺女》《八件衣》等,创作演出的现代戏有《送猪记》《三定桩》等。


参考文献:
[1]李磊. 莱芜梆子研究[D].山西师范大学,2009.
[2]白雪. 莱芜梆子唱腔艺术研究[D].河南大学,2007.
[3]卢斌典,周金凤.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语境下莱芜梆子的传承与发展[J]. 人文天下,2019(06):50-54.
[4]陈娜. 莱芜梆子唱腔旋律初探[D].天津音乐学院,2013.
[5]李娜. 论莱芜梆子的音乐特色[J]. 中国戏剧,2017(11):61-63.
[6]张新禹. 莱芜梆子的艺术特色[J]. 北方音乐,2016,36(11):155.
[7]吕鹏. 莱芜梆子的音乐形态初步研究[J]. 文教资料,2012(09):104-105.
[8]吕鹏. 莱芜梆子的剧目与典型唱腔分析[J]. 文学界(理论版),2012(06):250-251.
资源来源于网络,并列出少量研究文献便于读者参阅,仅供免费学习参考,如有谬误请纠正和联系我们及时删除,谢谢!
 上一篇: 海城喇叭戏简介
 下一篇: 壶关秧歌简介
网友评论
最新评论
  暂无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