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国学经典 弘扬传统文化
婺剧简介
2019-10-4  热度:748  管理员
新浪微博分享 0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咨询留言       阅后评论       阅后答题

婺剧,俗称“金华戏”,浙江省地方戏曲剧种之一。它以金华地区为中心,流行于金华、丽水临海建德淳安以及江西东北部的玉山、上饶、贵溪、鄱阳、景德镇等地。是高腔、昆腔、乱弹、徽戏、滩簧、时调六种声腔的合班。因金华古称婺州,1950年正名为婺剧。

名称由来

婺剧是高腔、昆腔、乱弹、徽戏、滩簧、时调六种声腔的合班,俗称“金华戏”。建国后,因金华古称婺州,改称婺剧。

历史发展

明清以来,金华一带是盐、丝入赣和漆、瓷入浙的商业贸易地区,加之物产丰饶,故历来是各种戏曲争胜斗奇之地。明中叶流行的义乌腔形成于金华府(治今浙江金华)属义乌县。明末的高腔、昆腔,清初的乱弹腔,清中叶的徽戏,均曾在金华流行。

高腔

高腔有侯阳西吴、西安、松阳之分。侯阳高腔流行于东阳、义乌一带,有人认为可能是义乌腔的派生,擅演武戏。西吴高腔因在金华北乡的西吴村开设科班而得名,其唱腔较西安高腔委婉、质朴,且多滚唱,与徽池雅调有渊源关系。西安高腔流行于衢州一带,衢州古称“西安”,故 名。相传与弋阳腔有密切关系,也有人认为可能是西平腔的遗响。其曲调字多腔少,具有一泄而尽的特点。以上三种,均一人启唱,众人帮腔,锣鼓助节,音调随心入腔。

多数高腔的特点是锣鼓助节,不管托弦,一人启齿,众人相和,声调高亢激越。而西吴高腔及松阳高腔却有乐队伴奏,是我国各种高腔中特有的形式。高腔曲牌很多,不同剧目有规定的“套式”。初用长短句词格。剧目丰富,如《槐荫记》、《合珠记》、《白兔记》等。

昆曲

昆曲,俗称“草昆”、“金昆”,是昆腔流传在金华一带的支派。因长期流动演出于农村的草台和庙会,以农民为主要观众对象,故语言较通俗,追求情节曲折,唱腔也不拘泥于四声格腔,以演武戏、做工戏、大戏为主。在明代之后,一直被视为婺剧诸声腔中的正宗。实际上是昆曲在衢州(今衢县一带)、金华的一个支流,在语言、曲调上均结合当地习惯予以简化或改变,故称“草昆”。现其剧目已较少演出,部分曲调则为乱弹声腔所吸收,如乱弹曲调中含有[昆头][小桃红][新水令][下山虎]等片断。

乱弹

乱弹,因专工乱弹的“乱弹班”多出自浦江县,故又称浦江乱弹”。以二凡、三五七、芦花为主要唱调。其流行地区除金华、衢州、严州(治今浙江建德)外,也常在昌化、桐庐一带演出。二凡具北方戏曲唱腔的特点,有人认为源出于西秦腔,也有人认为源于安徽的吹腔四平调。三五七具有南方戏曲唱腔的特点,属早期吹腔。有人认为其形成与皖南的徽州、四平、太平诸腔有关。芦花则源于吹腔一类,系徽戏遗响。

据《中国戏曲曲艺辞典》:乱弹在婺剧中,指唱三五七”“芦花调”“二凡”“拔子”四个声腔。“三五七”“芦花调”由安徽“石碑腔”演变而来,用笛主奏,曲调华丽、流畅、舒展,唱调字少腔多,后发展为字多腔少的“叠板”。“二凡”是秦腔传到南方后演变而成的声腔,在婺剧中又发展为“尺字”“小工”“正宫”“凡字”四种不同属性的曲调,又各有“倒板”“原板”“流水”“紧皮”“垛板”等不同板式,分别具有激昂、高亢、悲壮、沉郁等感情特点。“拔子”也有“倒板”“回龙”“原板”等板式。按定调性质,一般“二凡”与“三五七”相联,“芦花”与“拔子”相联。剧目较多,如《芦花絮》《桂芝写状》《雪里梅》《珍珠衫》等。

徽戏

徽戏,自皖南传入。清末以来,大量皖人迁往金华一带,多数经商,徽戏随商路流入,金华、衢州两府本地徽班达三十余个,仅1918年前后开设的本地科班就有十余个。婺剧徽班自成一格,以拔子、芦花、吹腔等老徽调为主。唱西皮、二黄,表演粗犷、泼赖、朴实、健康,剧目有《二进宫》《法门寺》《青龙会》等。其中《火烧子都》《水擒庞德》等的表演风格,在今皮黄剧中较少见。

滩簧

滩簧,相传源出苏州滩簧。乾隆嘉庆年间(1936-1820),金华已有曲艺滩簧坐唱班。有人认为,滩簧系由往来于衢州、兰江的花船船娘卖艺带入,先有业余坐唱班,后由婺剧艺人衍为戏曲,成为婺剧声腔之一。有“浦江滩簧”、“兰溪滩簧”、“东阳滩簧”之分。剧目有《僧尼会》《断桥》《牡丹对课》等。解放后整理的传统剧目《僧尼会》《断桥》在剧本和表演上都有新的创造。

时调

时调,是明清以来时尚民间小戏的统称。有来自明清俗曲,有的属南罗,有的为油滩,有的源于地方小调。由当地民歌、歌舞演变而成,是一种演唱农村生活小戏的声腔,剧目有《走广东》《卖棉纱》《王婆骂鸡》等。

以上六种声腔,在婺剧中不是一戏混用,而是各个声腔都有一批专长剧目。最初,高腔、昆腔、乱弹等独立成班,后发展为合班,并有不同的组合。高、昆、乱兼唱的戏班,俗称“三合班”。以后,徽戏传入金华一带,有的三合班弃高腔而兼唱徽戏,有的徽班却兼唱乱弹。之后,又吸收了滩簧和时调。 



参考文献:
[1]章军杰. 多元文化格局下婺剧传承与发展研究[D].山东大学,2014.
[2]陈子扬. 婺剧徽戏生角唱法对民族男高音训练的借鉴[J].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2013,11(01):44-49.
[3]李震,李从容. 婺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性格与婺剧史的重构[J].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8(02):15-21.
[4]赵干. 婺剧徽戏音乐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2.
[5]周卫萍. 婺剧滩簧声腔音乐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3.
[6]王莉. 婺剧艺术的民间审美特质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3.
[7]郭克俭. 婺剧“侯阳高腔”命义辨考[J]. 中国音乐学,2014(04):74-84+132.
[8]傅谨. 婺剧:腔调与剧种[J].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2004(01):22-33.
[9]柳青. 婺剧昆腔音乐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5.
[10]顾莉莉. 婺剧脸谱的文化意蕴与传承价值研究[J]. 艺术教育,2019(04):233-236.
[11]周卫萍. 论婺剧滩簧唱腔的结构特征[J].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41(06):16-24.
[12]叶志良. 中国婺剧的文化定位[J]. 戏曲研究,2009(01):207-221.
[13]林可,周国良. 论婺剧流派形成的可能[J]. 戏曲研究,2009,78(02):222-230.
[14]王加南. 婺剧六大声腔的音乐特点[J]. 戏曲研究,2009,78(02):240-254.
[15]钱兴地. 婺剧中母亲形象的研究[J]. 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20(02):69-74.
[16]张大军. 婺剧西安高腔音乐形态分析[J]. 文化艺术研究,2015,8(01):64-84.
[17]叶志良. 中国婺剧的文化定位[J]. 戏曲研究,2009(01):207-221.
[18]林可,周国良. 论婺剧流派形成的可能[J]. 戏曲研究,2009,78(02):222-230.
[19]王加南. 婺剧六大声腔的音乐特点[J]. 戏曲研究,2009,78(02):240-254.
资源来源于网络,并列出少量研究文献便于读者参阅,仅供免费学习参考,如有谬误请纠正和联系我们及时删除,谢谢!
 上一篇: 粤剧简介
 下一篇: 楚剧简介
网友评论
最新评论
  暂无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