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国学经典 弘扬传统文化
梆子腔简介
2019-10-4  热度:843  管理员
新浪微博分享 0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咨询留言       阅后评论       阅后答题

梆子腔,中国传统戏曲四大声腔之一,因以硬木梆子击节而得名。陕西的同州梆子和山西的蒲州梆子(今蒲剧)是现存最早的梆子腔剧种,它们对梆子腔基本音乐风格的形成起了很大的作用。陕西的秦腔、山西中路梆子北路梆子河北梆子、河南的豫剧(河南梆子)、山东的山东梆子(曹州梆子)、山东的莱芜梆子等,均属梆子腔。

代表性剧种

秦腔

以西安为中心,在同州梆子的基础上演变而成,经过近百年的发展成为秦腔的主流。现流行于西北各省(区)及西藏等地。秦腔班社很多,以易俗社(成立于1912年)最为著名。

晋剧

山西四大梆子剧种之一,也称山西中路梆子,建国后改称为晋剧。流传于山东中部、河北北部及内蒙、陕北等广大地区,与蒲州梆子(南路梆子)、北路梆子、上党梆子(东路梆子)被称为山西“四大梆子”。

晋剧唱腔包括“乱弹”、“腔儿(花腔)”和“曲子”。“乱弹”有七种基本板式,即平板、夹板、二性、流水、介板、倒板和滚白。各种板式还有其变体。“腔儿”也称“花腔”,有三花腔、五花腔、倒板腔、四不像、苦相思、刮地风等。晋剧在表演上十分重唱功,通常用成套大段唱腔充分发挥晋剧唱腔的特色。

晋剧传统乐队称为“九手面”,即由九人演奏各种乐器,分为文场和武场。文场有呼胡、二弦、三弦、四弦,称为“十一根弦”;武场有梆子、鼓板、铙钹、小锣、马锣等打击乐。 

河北梆子

河北梆子是河北省影响颇大的剧种,是梆子腔一个重要支脉,曾有直隶梆子、卫梆子之称,1952年定名为河北梆子。

河北梆子是山陕梆子传入河北后与当地方言语音和民间音乐结合,经过数十年的衍变,逐渐形成的。19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20年代末,是河北梆子兴盛时期,涌现出许多班社和优秀演员、乐师,20世纪20年代末之后,河北梆子渐趋不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政府号召零散艺人集聚形成班社,并建立国营剧团和戏曲学校,使得河北梆子逐渐兴盛。现有不少专业演出团体,其中以河北省河北梆子剧团、天津市河北梆子剧团和北京市河北梆子剧团为主要演出团体。

河北梆子唱腔高亢激昂,伴奏铿锵有力。主要板式有[大慢板]、[小慢板]、[二六板]、[流水板]、[尖板]、[哭板]。主要伴奏乐器有板胡、梆子、笛、笙等。三、豫剧:豫剧又称河南梆子、河南高调,解放后定名为豫剧。流行于河南全省以及陕西、山西、河北、江苏、安徽、湖北等省的部分地区。

豫剧

豫剧起原已很难考证,至今说法不一。在发展、流传的过程中,形成以洛阳为中心的“豫西调”,以商丘为中心的“豫东调”,以开封为中心的“祥符调”,以漯河为中心的“沙河调”四大声腔流派。其中以“豫东调”“豫西调”流传最为广泛。豫东调在演唱上多用假嗓,音域较高,俗称“上五音”。豫西调演唱多用真嗓,音域较低,俗称“下五音”。

豫剧唱腔主要板式有五类:慢板类、二八板类、流水板类、非板类及其它板类。其伴奏乐器过去有“一鼓二锣三弦手,梆子手钹共八口”的说法,现在主要伴奏乐器有板胡、二胡、琵琶唢呐、梆子、鼓板等。

蒲剧

蒲剧,因兴起于山西南部的蒲州(今永济一带)而得名,亦称蒲州梆子或南路梆子。是晋南地区的主要剧种,临汾地区有许多古代戏剧活动遗迹,例如临汾市的魏村元代戏台、东羊戏台和王曲元代戏台等,造型逼真,表情丰富,再现了我国古代的戏剧艺术。这些实物史料证明,晋南地区戏剧活动历史悠久。蒲剧唱腔高昂,朴实奔放,长于表现慷慨激情、悲壮凄楚的英雄史剧,又善于刻划抒情剧的人物性格和情绪。 蒲剧即

“蒲州梆子”,当地人通称“乱弹戏”,因兴于山西晋南古蒲州(今永济)一带得名。 蒲剧约形成于明代嘉靖年间。山西省地方戏曲剧种之一,它是山西四大梆子中最古老的一种。流行于山西南部各县和陕西、河南、甘肃、青海、宁夏、内蒙古自治区的部分地区。原名“蒲州梆子”。因起源于蒲州(治今山西永济)而得名。它与中路梆子(晋剧)、北路梆子、上党梆子合称“山西四大梆子”。蒲剧在清代乾隆时期(十八世纪)外省称“乱弹”、“晋腔”、“山陕梆子腔”等;嘉庆、道光以后,又称“山西梆子”;陕西称:东路戏,山西省北、中部称“南路戏”;晋南当地则习惯称“大戏”或“乱弹”。



参考文献:
[1]孙红瑀. 明清梆子腔源流研究[D].海南师范大学,2017.
[2]张斌. 文化地理学视野中的梆子腔音乐风格区[J]. 中国音乐,2011(01):173-180.
[3]韩军. 山西梆子腔的早期形态及发展[J]. 中国音乐学,2007(01):69-73+132.
[4]安啸梅. 梆子腔系音乐创新的思考——以山东梆子腔系音乐为例[J]. 大舞台,2016(Z1):25-27.
[5]宫文华. 梆子腔的起源、流布及其与道情之关系[J]. 文化遗产,2017(05):36-42.
[6]闫永丽,程晖晖. 大平调、梆子腔与古代军乐[J]. 艺术百家,2008(05):204-208.
[7]海震. 梆子腔渊源形成辨析[J]. 戏曲研究,2004(01):192-202.
[8]陆小秋 ,王锦琦. “梆子”、“梆子腔”和“吹腔”[J]. 戏曲艺术,1983(04):80-84.
[9]杨予野. 梆子腔唱腔旋律的基本特征[J]. 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1984(01):21-30.
[10]陈甜. 梆子腔音乐研究发微[J]. 中国音乐,2018(03):188-192.
[11]周传家. 梆子腔和说唱艺术[J]. 戏剧(中央戏剧学院学报),1994(01):47-54.
[12]陈甜. 梆子腔音乐研究概述[J]. 中华戏曲,2013(01):331-345.
[13]杨予野. 梆子腔唱腔音乐的地方特性[J]. 星海音乐学院学报,1986(01):50-61.
[14]海震. 梆子腔剧种音乐风格比较[J]. 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1989(04):32-35.
[15]徐烨. 论梆子腔的划时代贡献[J]. 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02(03):40-44.
[16]海震. 梆子腔渊源形成辨析[J]. 戏曲研究,2004(01):192-202.
资源来源于网络,并列出少量研究文献便于读者参阅,仅供免费学习参考,如有谬误请纠正和联系我们及时删除,谢谢!
 上一篇: 梨园戏简介
 下一篇: 章丘梆子简介
网友评论
最新评论
  暂无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