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国学经典 弘扬传统文化
梨园戏简介
2019-10-4  热度:638  管理员
新浪微博分享 0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咨询留言       阅后评论       阅后答题

梨园戏是福建省的传统戏曲之一。梨园戏发源于宋时期的泉州,与浙江的南戏并称为“搬演南宋戏文唱念声腔”的“闽浙之音”,被誉为“古南戏活化石”。梨园戏广泛流播于福建泉州、漳州、厦门,广东潮汕及港澳台地区,还有东南亚各国闽南语系华侨居住地。

梨园戏是一种古老的戏曲剧种,至今尚保留不少南戏剧目和音乐。明嘉靖四十五年(1566),已有“潮泉二部”的《荔镜记》刊本,可见当时梨园戏已经流行。清末,高甲戏在泉州地区迅速崛起,歌仔戏也随即在漳州、厦门地区广为流传,打城戏又以新的面貌出现,梨园戏因之受到了严峻的挑战,班社日益减少,范围日渐缩小,连厦门的梨园戏也改唱歌仔戏。十九世纪40年代末,梨园戏已濒临消亡。

梨园戏有大梨园和小梨园之分,大梨园又分“上路”、“下南”两支,三种流派都有各自的“十八棚头”(保留剧目)和专用唱腔曲牌。宋时,行省称为路,闽南泉、漳一带人称上头的省份为上路,故“上路”戏系指由浙江传入的戏曲。其剧目较为古老,保留了不少南戏脚本,如《蔡伯喈》、《王魁》、《王十朋》、《朱买臣》、《刘文龙》、《孙荣》、《朱文》(即《朱文太平钱》,存有《赠绣箧》、《认真容》、《走鬼》三出)以及《苏秦》、《林招得》、《孟姜女》等。

剧目

作为一种传统民间艺术,梨园戏不但以历史悠久闻名遐迩,更以保存着大量的南戏剧目而赢得"活化石"之美誉。据统计,仅以上47个剧目中,属于宋元南戏的就有26种。其中除了被古人称之为"戏文之首"的《王魁》、《赵贞女》、(即《蔡伯嘴》)以及《朱文》、《刘文龙》、《郭华》、《刘知远》等外,另有《韩国华》、《朱寿昌》、《江中立》、《田淑培》、《宋祁》、《姜明道》、《刘永》、《尹弘义》、《刘阮》、《杜牧》、《梁意娘》、《苏盼奴》、《颜臣富》等二十多个为梨园戏所独有的传本或存目。 明代时,梨园戏得到了迅速发展,《荔枝记》的诞生,标志着梨园戏进入了一个黄金时代。《荔枝记》创作于明代嘉靖之前,由于辗转演出,互相传抄,结果造成"字多差讹,曲文减少"。于是到了嘉靖四十五年(1566),便把当时"潮泉二部"的《荔枝记》增加"颜臣勾栏诗词北曲",并改名为《荔镜记》。

《荔镜记》以轻喜剧的手法,描写抒情的爱情故事,富有浓郁的地方色彩,因而数百年来盛演不衰,传唱不绝。由于故事出自闽粤两地,所以《荔镜记》分别以泉、潮方言、声腔演出。《荔镜记》还被莆仙戏高甲戏芗剧等其它剧种所移植。 

南宋恭宗德佑二年(1276年),元兵入闽,泉州市舶司提举蒲寿庚降元,大杀宋室官员,于是作为官宦人家蓄养的“小梨园”家班便流散传统民间,开始与下南戏、上路戏既同时存在,又互相影响。由于三者来路不同,所以各自都有自己的传统剧目。

下南戏包含有13个剧目:《苏秦》、《梁灏》、《吕蒙正》、《范雎》、《文武生》、《岳霖》、《刘 秀》、《刘永》、《刘大本》、《周德武》、《周怀鲁》、《百里奚》与《郑元和》。

上路戏包含有18个剧目:《苏秦》、《苏英》、《程鹏举》、《朱文》、《朱寿昌》、《朱买臣》、《尹弘义》、《刘文龙》、《林招得》、《姜明道》、《曹彬》、《杨六使》、《王魁》、《王祥》、《王十朋》、《赵盾》、《孙荣》与《蔡伯喈》。 小梨园有16个剧目:《陈三五娘》、《吕蒙正》、《高文举》、《朱弁》、《韩国华》、《刘知远》、《蒋世隆》、《郭华》、《葛希亮》、《杨文广》、《西祁山》、《宋祁》、《江中立》、《王昭君》、《田淑培》和《崔杼》。


参考文献:
[1]朱媞媞. 泉州传统梨园戏用韵考[D].福建师范大学,2012.
[2]黄冬颖. 梨园戏传统剧目文本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5.
[3]宋妍. 浅论梨园戏与闽南文化之传承与传播[J]. 戏剧文学,2014(10):97-105.
[4]宋妍. 当下梨园戏文化生态结构分析及其意义[J]. 东南学术,2018(03):239-245.
[5]罗金满. 泉州梨园戏与民俗文化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7.
[6]张丽军. 泉州梨园戏传统服饰探析[D].福建师范大学,2007.
[7]曾静萍. 把梨园戏的精髓化入血液[J]. 戏曲艺术,2016,37(04):1-6.
[8]张昊. 缓歌慢舞凝丝竹——“梨园戏”舞蹈探究[J]. 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07(03):36-40.
[9]汪照安. 梨园戏音乐概述[J]. 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2000(03):25-30+51.
[10]彭尊善,张丽军. 泉州梨园戏服饰文化的地域性特征[J].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07):119-121.
[11]朱媞媞. 泉州传统梨园戏用韵分析[J]. 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16(01):17-22.
[12]洪阳. 泉州南音与梨园戏音乐比较研究[J]. 艺苑,2009(10):35-38.
[13]乔东君. 泉南古调 梨园新花——关于梨园戏音乐及其它[J]. 戏剧报,1986(03):33.
资源来源于网络,并列出少量研
 上一篇: 推剧简介
 下一篇: 梆子腔简介
网友评论
最新评论
  暂无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