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剧,云南省传统地方戏剧剧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滇剧形成于清代道光年间,到光绪年间,滇剧演出活动在玉溪等地区已十分盛行。滇剧流行于云南全省及贵州、四川的部分地区,缅甸、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家的一些地区也都有滇剧的演唱活动。 滇剧声腔独特,表现力强。其三大声腔丝弦腔、胡琴腔、襄阳腔分别源于秦腔、徽调、汉调等古老的声腔,同时又受到云南民族民间音乐的滋养。滇剧板式丰富多变,曲调自然流畅,能表演各种题材、样式、结构和情调的剧目。
代表剧目
滇剧的剧目约有一千多个,有秦腔路子、川路子、京路子和滇路子之分。秦腔路子与丝弦腔一起传入,如《春秋配》《花田错》《高平关》等。
川路子来自川剧,如“五袍”:《黄袍记》(赵匡胤雪夜访普)《青袍记》(梁灏八十中状元)《白袍记》(尉迟恭访薛仁贵)《绿袍记》(萧何月下追韩信)《红袍记》(刘知远打天下);“四柱”:《炮烙柱》(纣王诛梅伯)《水晶柱》(观音收鼋妖)《五行柱》(孙悟空闹天宫)《碰天柱》(共工触不周山)等。
京路子来自皮簧戏(徽、汉、京剧),如《打渔杀家》《坐宫》等。
滇路子分两种:一种是云南作者或艺人编写的当地历史故事戏,如《薛尔望投潭》《逼死坡》、《宁北妃》《陈圆圆出家》以及辛亥革命后的时装戏,如《一碗虾仁》《新探亲》等;另一种是移植外地剧种的剧目,如《三国》《水浒》《红楼》等戏中的部分节目,此外还有《打面缸》《大裁衣》等杂调小戏。
历史渊源
滇剧包括丝弦、襄阳、胡琴等3种声腔和部分杂调,于明末至清乾隆年间先后传入云南,并逐渐吸收当地民间艺术。
滇剧的发展,已经历了清代、辛亥革命时期、民国时期和新中国成立以后几个阶段。清代,是滇剧孕育、形成发展到逐步兴盛的时期,继前边提到的3个滇剧班子之后,又出现了泰洪、庆寿、福升等戏班,曲靖地区也出现了玉林班。到了光绪年间,滇剧已经比较兴盛。不仅有了职业戏班,农村中的一些业余滇戏班子也纷纷成立。
辛亥革命时期,滇剧逐步建立了戏园,蒙自、个旧、东川等地也先后出现了戏园。辛亥革命后,业余滇剧艺人梁星周、叶少庄等搜集了200多出小戏,印刷经销,流传较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