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是先秦思想史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范畴,是先秦诸子讨论的中心内容之一。“名”在先秦诸子的讨论中呈现出复杂的局面,与“名”相关的概念有“名实”、“名形”、“名刑”、“名法”、“名理”、“名言”、“名辩”、“名分”、“名守”、“名刑”、“正名”等。<br> 本文在绪论中对“名”的基本含义进行了讨论,对“名”思想与名学、“名”思想与名家、“名”思想与逻辑的关系进行了界定,认为名学往往被用来特指先秦名家的学术思想,在研究过程中以逻辑为主,先秦名家的学术思想只是“名”思想的一部分,逻辑与“名”思想差异也很大,名学和逻辑都不足以体现“名”思想丰富的内涵。先秦“名”思想的核心内容包含以下几点:一、“名”的宇宙生成功能、作为事物运行法则的作用。二、“名”在社会政治上的应用。三、“名”的语言哲学内涵。三点之中,只有第三点与偏重逻辑的传统名学研究有诸多重合之处。
春秋以降,社会剧变,在新的社会环境下,旧有的“名”思想受到猛烈冲击,引发了先秦诸子对“名”思想的重新认识和大讨论。道家“名”思想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道家“名”思想的研究却有诸多不足。除《老子》外,对《庄子》、《黄帝四经》、《管子》四篇、《鹖冠子》等著作的“名”思想研究非常少,单篇文章数量不多,专著更是付之阙如。道家诸子具体有哪些“名”思想,其“名”思想是如何传承与发展的,与社会政治的关系是什么,这些问题都是本文希望进一步厘清的。本文对先秦道家的“名”思想作历时性的全面探讨,揭示“名”思想发展的线索与规律;将“名”与其它范畴比较,作共时性的深入分析,揭示“名”与“礼”、“道”等范畴的复杂关系。
除绪论和结语外,本文共分五章。第一章讨论是道家“名”思想的学术背景。首先讨论的是孔子的“名”思想。孔子“名”思想对先秦诸子“名”思想产生了巨大影响。本章认为:孔子之前,中国“名”思想的传统是“成命百物”,孔子的正名是从“言”、“行”的角度切入的,以“言”为媒介,孔子构建了“名”思想的桥梁。通过正名,孔子开启了“名”思想的语言转向。
第二章认为老子的“名”是针对周文疲弊的一种反思。老子的“无名”,是针对“道”而言的。老子肯定“名”的存在与作用,老子认识到事物规律的无穷和人类认识的有穷,“名可名,非常名”是老子对事物规律和人类认识能力的哲学思考。
第三章认为剽剥儒墨和反对名辩,构成了《庄子》“名”思想两个重要支撑点。庄子的“名”思想受儒家思想影响很大,刺激庄子做出反应的,并非陈启云先生所说的“理想”主义或“真理”等内容,而是儒家的人本主义以及人本主义思想下对礼的过度强调。礼所表现的核心价值是名分,儒家强调名分造成了严重的人的异化,这便是庄子剽剥儒墨的切入点。庄子否定“名”对人的规定性,是对人的超越。庄子从更高层次的“天“,最高层次的”道“出发,审视社会问题,希冀“得其环中”,解决社会问题,表现了与儒家截然不同的思路。庄子否定“知”与“辩”,揭示了“知”与“辩”的内在矛盾和困境,以“道“消解了“知”、“辩”,旨在破除人类自我中心主义。
第四章认为从历时性的角度看,《黄帝四经》在“名”思想的发展过程中,介于《老子》与《鹖冠子》之间。《黄帝四经》的“名”,弱化了《老子》中“名”的抽象性,却还没有完全落到治理国家的实用层面。《管子》四篇的“名”被限定在实践环节,完全是为君主治理国家服务的。《管子》四篇中,“名”和“道”未见有什么直接联系,“名”和“法”的联系只有一处。“名”独立于“道”、“法”之外,“道”生“法”的过程中还没有“名”这一环节,说明此时还处于“名”思想发展的前期阶段。
第五章认为《鹖冠子》的“名”思想与《老子》“名”思想一脉相承,二者同时归本于道。《鹖冠子》谈到“名”,往往都是着眼于治理国家的实用角度,《鹖冠子》有一个道下降而至实践的系统路线,这个系统一般是一→气→意→图→名→形→事→约。“名”是道通向实践环节的重要节点,“名”下降到人事成为法,《鹖冠子》的“名”思想,吸收了孔子、孟子、老子、庄子等思想,表现了兼收并蓄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