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击开始播放……
(冯承素摹本,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
东晋永和九年(公元353年)农历三月三日,王羲之与谢安等四十一人在山阴(在今绍兴)之兰亭修禊(古代一种祓除疾病与不祥的活动)时,大伙流觞作诗,该帖文是当时所作诗集的序言。传说原帖由王羲之用蚕丝纸、鼠须笔写成。按此序文记述,当时天朗气清,惠风和畅,少长咸集,大家兴致极高。所以字也写得遒媚劲健,奕奕有神。据说王羲之事后又写过很多幅,都赶不上当时所写的这一幅。王羲之的字极富变化。有人指出,此帖中有二十多个“之”字,而每个都不相同,叹为一绝。
据说唐太宗李世民甚爱此帖,推为王书第一,玩赏一生,最后殉葬昭陵。当时曾有许多摹本,其中以冯承素“神龙本”(因帖上有神龙半印得名)最精;刻本则以定武本(传为欧阳询临)最著。晚清以来,特别是1965年以来,有人认为《兰亭》书体同新近出土的同时代的王兴之等墓志字体全不相类,文章也不尽合王羲之思想,而断定此帖是后人伪托。但也有人认为原说可靠。争论双方至今各持己见,但对此帖的艺术成就却是一致肯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