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国学经典 弘扬传统文化
[研究]夏商周的上帝神话与文化变迁
2019-11-30  热度:566  管理员
新浪微博分享 0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咨询留言       阅后评论       阅后答题

上帝神话在夏、商、周三代的主要社会作用是调解世袭权利与道德统治之间的潜在矛盾,这种作用主要表现在为王朝的延续或更替提供合法解释。朝代的更迭导致了不同民族文化的冲突与融合,产生了大量新的神话,新旧神话的融合及对周边民族神话的吸收使华夏民族的文化不断丰富。文化的变迁过程孕育了先秦的人文思想,成为轴心时代灿烂文明不可或缺的原动力。本文主要研究方法是二重证据法,并借鉴斯特劳斯早期的神话研究方法,涉及神话学、文化人类学、宗教学和哲学等领域。主要依据先秦文献及《史记》、《礼记》等,并结合出土文献、卜辞、金文等。 本文导论部分主要阐述两个问题,一是从“帝”字本义及原始宗教等方面探讨至上神信仰的起源,二是至上神称谓的演变。本文的观点是至上神信仰形成于原始各部落统一时期,是各部落所崇拜的神灵整合的结果。商中期之前至上神称为“帝”,商末出现“上帝”称谓,并在周代继续通行。但西周时期出现了“天”或“天帝”的称谓,与“上帝”同指至上神。因此,本文为行文方便,“帝”、“上帝”“天帝”均指上古至上神,不再一一说明。 第一章主要阐述传说时代及夏代的至上神信仰。本文的观点是先夏时期的部落融合也导致了文化的整合,这一时期,统一的至上神观念开始初步形成,至夏代时已形成统一的至上神信仰。夏代的帝具有绝对至上的地位,人王的重大活动必须有帝的许可。第二章主要阐述商代的上帝神话以及商代统治的特点。本文的观点是殷商时期的上帝是自然界及人世的主宰,同时是统治者的庇护神。商朝的统治特点是神权政治,有一个掌握神权的卜、巫阶层,国王即是大巫。商代末期,神权有所衰落。第三章主要阐述西周的上帝神话及天命观。周初保留了一定的商朝上帝信仰,但提出上帝并非某一宗族的庇护神,而是庇护有德者。周初也以“天”指代至上神,周人将至上神信仰与伦理道德的观念有意识的结合了起来。同时,人文精神开始觉醒。第四章主要阐述春秋战国时期信仰与理性的冲突与整合。周宗室的衰落导致了人神关系的变化,理性主义的兴起使上帝不再神秘莫测,对神意的占卜往往在决策中只有辅助地位,对神灵的敬畏被升华为具有教化人民的意义。宇宙观与创世神话相伴而生,抽象思维的发展产生了哲学概念。第五章主要通过前文对至上神神话的分析,探讨上古至上神神话思维模式及宗教观念,从而分析中国上古文化的特殊宗教品格,以期进一步探讨中国古代文化发展的不同趋势及传统。


参考文献:[1]王伟. 夏商周的上帝神话与文化变迁[D].首都师范大学,2007.
网友评论
最新评论
  暂无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