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国学经典 弘扬传统文化
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陈与义)
 忆昔午桥桥上饮,坐中多是豪英。
2020-4-1  热度:538  管理员
新浪微博分享 0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咨询留言       阅后评论       阅后答题

【0301-0086】

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

宋代:陈与义

忆昔午桥桥上饮,坐中多是豪英。长沟流月去无声。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

二十余年如一梦,此身虽在堪惊。闲登小阁看新晴。古今多少事,渔唱起三更。

译文:

忆昔午桥桥上饮,坐中多是豪英。长沟流月去无声。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

回忆当年在午桥畅饮,在座的都是英雄豪杰。月光映在河面,随水悄悄流逝,在杏花稀疏的花影中,吹起竹笛直到天明。

二十余年如一梦,此身虽在堪惊。闲登小阁看新晴。古今多少事,渔唱起三更。

二十多年的经历好似一场梦,我虽身在,回首往昔却胆战心惊。闲来无事登上小阁楼观看新雨初睛的景致。古往今来多少历史事迹转瞬即逝,只有把它们编成歌的渔夫,还在那半夜三更里低声歌唱。

解析:

这首词大概是在公元1135年(宋高宗绍兴五年)作者陈与义退居青墩镇僧舍时所作,时年四十六到四十七岁。北宋灭亡,陈与义流离逃难,他回忆二十多年的往事,百感交集,不禁感叹今昔巨变,写下了这首词。首词是作者晚年追忆洛中朋友和旧游而作的。上片写对已经沦落敌国之手的家乡以及早年自在快乐生活的回顾。下片宕(dàng)开笔墨回到现实,概括词人从踏上仕途所经历的颠沛流离和国破家亡的痛苦生活,结句将古今悲慨、国恨家愁,都融入“渔唱”之中,将沉挚的悲感化为旷达的襟怀。此词直抒胸臆,表情达意真切感人,通过上下两片的今昔对比,萌生对家国和人生的惊叹与感慨,韵味深远绵长。




参考文献:[1] 王晨曦.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J].语文教学与研究(学生版),2015,(6):12. [2]巨传友. 陈与义战乱诗研究[D].湘潭大学,2003. [3]刘雄. 陈与义诗歌研究[D].浙江大学,2013. [4]孙莉. 陈与义诗歌研究[D].暨南大学,2006. [5]思履主编.(清)朱孝臧编选.宋词三百首.全注全译[M].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3.5:282-282.
网友评论
最新评论
  暂无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