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国学经典 弘扬传统文化
广州省级非遗-小柴胡制剂方法
2020-8-23  热度:419  管理员
新浪微博分享 0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咨询留言       阅后评论       阅后答题

小柴胡的组方,最早见于东汉张仲景所著《伤寒杂病论》,为治疗感冒、流感等伤寒疫症之主方,汉晋时期传入岭南,在民间影响甚大,对岭南伤寒疫症等具有较好的疗效。1896年唐拾义在广州荔湾区西关光瓦里开设医馆,以小柴胡等传统经方为患者治病;辛亥革命后医馆扩建为唐拾义大药厂,并以孙中山先生所提“光大中华”为宗旨;新中国成立后更名为广州光华制药厂,并沿袭至今。


传统小柴胡制剂由柴胡、黄芩、半夏(姜制)、党参、生姜、甘草、大枣七味中药组成,以“去滓再煎法”制成汤剂服用。柴胡清透少阳半表之邪从外而解,并疏畅气机之郁滞,为君药;黄芩清泄少阳半里之热,为臣药;配伍党参、甘草、半夏为佐药;生姜助半夏和中止呕,大枣助党参、甘草补气健脾,又有调和营卫之功效,为使药。光华小柴胡制剂方法与古法一脉相承,其核心是将药物混合制剂、浓缩药物成分,以利患者服用。小柴胡制剂方法,以“去滓再煎法”为其主要方式,其制作流程相对一般熬药方式复杂。首先将半夏炮制去毒,其他药材加工成片、段以备用;将柴胡、黄芩、党参、甘草、大枣五味药材水洗、晾干并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煎煮后去渣滓,第二次以清水煎煮1.5小时并将渣滓滤除,将两次煎煮药水混合并浓缩;半夏、生姜以相同方式用酒煎煮两次;然后进一步浓缩为小柴胡浸膏,加入糖等辅料可制成小柴胡颗粒。


小柴胡制剂的“去滓再煎法”提高了药物的利用效率,并避免了有效成分的流失,与此同时,通过“去滓再煎”也减少了中药制剂中的药气(药物的挥发性成分),为患者服用带来了舒适与便利。在岭南医药学“经方”研究和应用的基础上,光华制药厂结合自身制药经验,将小柴胡制剂由适用人群少的“人参方”改为扶正祛邪、不伤肝胃的“党参方”,并先后成为广东省地方标准和部颁标准。


近年来,随着生活方式多元化的发展,传统中医药制剂方法逐渐被忽略,传统的去滓再煎、酒药同煎、米熟汤成等特殊煎煮法已大多被摒弃;此外,受到日韩等国对中医药经方的抢注、开发和利用的影响,特别是2007年日本公布以小柴胡为代表的210个汉方目录,对我国的小柴胡制剂方法等传统经方的传承造成了一定的冲击。小柴胡制剂方法作为我国传统中医药经方的突出代表,其发掘与保护已迫在眉睫。



参考文献:广东省文化馆.
网友评论
最新评论
  暂无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