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国学经典 弘扬传统文化
广州省级非遗-岭南传统天灸疗法
2020-8-23  热度:338  管理员
新浪微博分享 0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咨询留言       阅后评论       阅后答题

天灸疗法,又称药物灸、发泡灸,是采用对皮肤有刺激性的药物敷贴于穴位或患处,通过局部皮肤自然充血、潮红或起泡来治疗疾病的方法。相传岭南地区最早的天灸疗法可追溯到晋代葛洪与鲍姑夫妇,葛洪的《肘后备急方》中就有关于此类验方的记载,其后天灸疗法就逐渐在气候湿热、瘴疠肆虐的岭南地区广泛发展起来,并延续至今。


岭南传统天灸疗法强调药物和穴位的选择,药物多用通经走窜、开窍活络之品、气味俱厚之品、血肉有情之品、鲜品草药等,勿轻易使用蟾酥、大戟等刺激性过强的药物,常用药物有斑蝥、毛莨、巴豆、生天南星、石蒜、生半夏、生草乌、生附子、甘遂、白芥子、细辛、吴茱萸、皂角、威灵仙等。穴位选择以脏腑经络学说为基础,辨证选穴,重少而精,多选择离病变部位最近、最直接的穴位或阿是穴,甚至通过医师的经验选择穴位。


目前,在岭南地区临床应用中最为广泛的则是三伏天灸和三九天灸,是根据“天人相应”、“冬病夏治”、“春夏养阳”等理论,以经络腧穴理论及中医时间治疗学为基础,选用芳香、辛温之品研末调制,在“三伏”和“三九”期间进行敷贴以治疗支气管哮喘、过敏性鼻炎、慢性胃肠炎、风湿性关节炎等顽固性疾病。三伏天分是全年气候最炎热、阳气最旺盛的阶段,为温煦肺经阳气、驱散内伏寒邪的最佳时机。通过人体肌肤腠理开泄,经络气血流通,人体之阳气可充分得天阳之助,使天灸膏更易透皮吸收,通过对穴位的刺激放大效应、增强经络的传导作用,从而对肺、脾、肾等脏腑功能起到良好的调节作用,达到祛寒、逐痰、补肺、健脾、益肾、平喘、增强免疫、抑制过敏等效果,以预防和减少冬季疾病。三九以冬至为“初九”,其后每相隔九天为“二九”、“三九”,此时万物闭藏、阴气最为浓厚,以辛温药物敷贴在特定穴位上,可达到补益肺气、健脾温肾、夏病冬治之效。三伏天灸与三九天灸相互配合、相得益彰,使机体阴阳平衡,“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增强抗病能力和病后的自我康复能力。


天灸疗法是中国传统医学智慧的结晶,历史悠久、群众基础广泛,治疗过程采用纯天然绿色草药,简便、安全,价廉、疗效好,适合岭南气候和发病特点,具有鲜明岭南地域特征。天灸疗法所包含的天人相应、春夏养阳、冬病夏治、内病外治等中医理论,是中国传统“天人合一”、“阴阳统一”等思想的体现,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


由于受到西方医学体系的冲击等诸多因素影响,岭南传统天灸疗法的一些珍贵资料多散佚失传,加之近年来天灸传承面临青黄不接、后继乏人的困境,亟待采取有效措施加以保护。



参考文献:广东省文化馆.
网友评论
最新评论
  暂无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