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西白戏原称“白戏仔”、“安铺白戏”,是以粤西白话方言演唱的、有特定的音乐伴奏和多种板式综合运用唱腔的一种杖头木偶戏,流行于广东省湛江市的廉江市、遂溪县及广西合浦、博白、钦州等地。粤西白戏大约形成于清末,最初只是竹筒或木鱼伴奏的民歌形式,至民国时期形成了独特的音乐伴奏和唱腔,并相继成立许多白戏木偶班。
粤西白戏用本嗓演唱,男女同腔,但女腔多采用三度装饰音,用“咦”音拖腔。唱词均为七字句,上下两句体,每句分为两顿,上下句之间有时根据内容需要插入若干短句。上句尾字不限韵,下句尾字为平声,押韵但不严格。其唱腔优美,源于本地民歌,同时糅合吸收了外地民歌和粤剧等其它剧种唱腔因素。曲调可分为长腔、变体板腔、小曲和锣鼓经三个种类。其伴奏音乐动听,伴奏乐器有簕古胡、月琴、横箫、唢呐、三弦等,其中簕古胡是采用当地的一种植物簕古的头茎作琴筒,经特殊加工制作而成的一种土二胡,音色浑厚,清脆响亮。
粤西白戏的木偶造型雕工精准,对五官结构布局、肌肉凹凸变化和尺寸比例都十分讲究,擅长于以眼、鼻、嘴等部位和木偶彩绘表现人物性格和忠奸贤愚的形象,其造型逼真、做工精细、惟妙惟肖。粤西白戏的表演十分讲究,突出木偶眼神及手部动作的演绎,通过扳、捻、抛、撩、压、摆等细节动作,达到细腻传神的舞台效果。传统剧目主要取材于民间传说和历史小说,有《金环记》、《周氏反嫁》、《高文举》等50多个单出本,其中许多剧目来自杂剧、昆曲和桂剧等剧种。还有一些来自演义小说,如《水浒传》《三国演义》《隋唐演义》《杨家将》《说岳全传》等。1950年代之后,还改编了《朝阳沟》《槐树庄》《三月三》等30多个现代剧目、说唱曲目和器乐曲目,创作了宣传移风易俗的小戏《红梅迎春》以及歌颂社会主义建设成就的器乐曲目《青年运河的节日》等。
粤西白戏仍活跃在民间圩镇及乡村当中,目前,当地有半农半艺的白戏木偶剧团100多个,每个团有演职员8-15人不等。粤西白戏是廉江农民群众较喜欢的民间戏曲,对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