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川泥塑分布于吴川市梅菉城区及市辖多个乡镇。相传唐末宋初由迁移至此的佛山廖岭居民,把石湾陶艺传入后衍变而来。当地又流传明朝初年,乡民不满皇帝派官吏四出选美,便于闹元宵时捏制泥塑,把皇帝、皇后形象塑成鬼一般丑陋,并称为送“泥鬼”。吴川泥塑俗称泥鬼,塑制、展示、观赏泥塑成为当地闹元宵一项盛大而独特的节日活动,据说皆源自这一民间故事。
吴川泥塑以当地盛产的陶泥和稻草为材料,经搭制支架、上泥、塑形、细部精刻、整体修整、敷粉着色而成。着色以平涂为主,开面画眉多采用年画手法,色彩缤纷,光艳夺目。吴川泥塑以人物造型为主,躯体硕大,一般比例等人或稍大,甚至有高达数米者,且制作快速,往往三几天内一塑而就,还能在特定环境中即兴塑制,如在水上制作“哪吒闹海”、“八仙过海”,在大榕树上制作“齐天大圣”,让群猴在树上坐蹲攀吊,生动有趣。吴川泥塑尤其擅长塑制成套的群像组合,如为雷州彩塑的“中国历代女名人系列”30尊,为广州彩塑的“中华历史人物系列”100尊,造型传神,气势宏大;为湛江塑制的《一寸山河一寸金》、为杭州塑制的《乾隆皇游大清谷》、为云南西双版纳塑制的《葫芦妈妈》等,宛如舞台上一个个戏剧场面,姿态逼真,形象生动。其代表作之一《取经归来》,曾于2003年中国首届民间工艺品展览会上获得金奖,并被北京师范大学辅仁美术学院作为教学范本珍藏。
吴川泥塑与吴川飘色、吴川花桥被誉为民间艺术的“三绝”,在当地有广泛的群众性,仅梅菉城区就有300多泥塑艺人,每年元宵节塑制100多套泥像,布满大街小巷,四乡而来的观者如潮,热闹非凡。近几年塑制工艺又有新的突破,出现了能骑马对打、上下飞舞的高难度动态造型,有的还衬以灯光布景,配以音乐烘托,更具绘声绘色、情景交融的艺术效果。
受市场经济的冲击和某些价值观念的影响,吴川泥塑已开始面临创作设计人才奇缺,技艺传承后继乏人的境况,急需有关部门加以重视和扶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