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认定)
接发球特点
在比赛中,接发球具有被动转主动、技术难度大、判断反应快、心理素质要稳定的特点。第一板回接球是由被动转入主动进攻的第一步。回接球的质量,直接影响自己技、战术的发挥和是否能将对手控制在被动状态。同时也直接影响到自己的心理状态。接发球好,可直接得分或为抢攻创造有利条件。
接发球的基本手法
由点、拨、带、拉、攻、推、搓、削、摆短、撇侧旋等多种综合技术组成的。所以,接发球技术是各项基本技术的综合运用。
回接发球选择
采用哪一种方法接发球,应根据对方发球的旋转、落点及双方打法特点等诸因素而定。
首先是站位的选择:
站在球台左半台,在离球台端线的远近距离视来球的落点而定,便于前后移动接长、短球,约离台30~40厘米左右。
其次是对来球的判断:
判断是接好发球的前提。如何才能准确无误的判断出对方发球的旋转性质、旋转程度或缓、急、落点变化,主要应依据对方球拍在接触球的一瞬间的挥动方向和掌握球的部位与用力方向来判断球的旋转性能。
回接对方低(高)抛发的急下旋球
采用推、搓、拉方法回接。
若用推接,拍面应略后仰,触球瞬间前臂旋外压球。
用下旋推挡直接切球中下部,用前臂和手腕力量向前上方力摩擦球。
若用搓球、向后移动步法,击来球下降期,引拍比接一般下旋球稍高些,加长球在拍面上的摩擦时间。
用攻球回接,应注意适当向上用力提拉,又要调节拍形前倾角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