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国学经典 弘扬传统文化
礼记:前言
2019-9-4  热度:708  管理员
新浪微博分享 0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咨询留言       阅后评论       阅后答题

《礼记》是战国至秦汉年间儒家学者解释说明经书《仪礼》的文章选集,是一部儒家思想的资料汇编。《礼记》的作者不止一人,写作时间也有先有后,其中多数篇章可能是孔子的七十二弟子及其学生们的作品,还兼收光秦的其它典籍。

《礼记》的内容主要是记载和论述先秦的礼制、礼意,解释仪礼,记录孔子和弟子等的问答,记述修身作人的准则。实际上,这部九万字左右的著作内容广博,门类杂多,涉及到政治、法律、道德、哲学、历史、祭祀、文艺、日常生活、历法、地理等诸多方面,几乎包罗万象,集中体现了先秦儒家的政治、哲学和伦理思想,是研究先秦社会的重要资料。

《礼记》全书用散文写成,一些篇章具有相当的文学价值。有的用短小的生动故事阐明某一道理,有的气势磅礴、结构谨严,有的言简意赅、意味隽永,有的擅长心理描写和刻划,书中还收有大量富有哲理的格言、警句,精辟而深刻。

据传,《礼记》一书的编定是西汉礼学家戴德和他的侄子戴圣。戴德选编的八十五篇本叫《大戴礼记》,在后来的流传过程中若断若续,到唐代只剩下了三十九篇。戴圣选编的四十九篇本叫《小戴礼记》,即我们今天见到的《礼记》。这两种书各有侧重和取舍,各有特色。东汉末年,著名学者郑玄为《小戴礼记》作了出色的注解,后来这个本子便盛行不衰,并由解说经文的著作逐渐成为经典,到唐代被列为“九经”之一,到宋代被列入"十三经”之中,成为士人必读之书。

《礼记》与《仪礼》、《周礼》合称“三礼”,对中国文化产生过深远的影响,各个时代的人都从中寻找思想资源。因而,历代为《礼记》作注释的书很多,当代学者在这方面也有一些新的研究成果。我们这里选录的原文依据清代阮元校刻的《十三经注疏》,注释和译文则广泛参阅了各种有影响的研究成果,力求做到准确简明易懂。选录的篇章由作者加上标题(原文只有篇名,每篇原文都较长),原则上采用选文的首句作标题,注释中只说明选自某篇。



参考文献:
[1]王锷. 《礼记》成书考[D].西北师范大学,2004.
[2]卢静. 《礼记》文学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7.
[3]王锷. 战国楚简的发现和《礼记》研究的反思[J]. 图书与情报,2006(03):124-131.
[4]王锷. 东汉以来《礼记》的流传(上)[J]. 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1(05):126-136.
[5]王锷. 东汉以来《礼记》的流传(下)[J]. 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1(06):124-136.
[6]黄文彩. 《礼记》伦理美学思想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5.
[7]李晓东. 《礼记》人文精神研究[D].郑州大学,2014.
[10]主要注本[ol].https://baike.baidu.com/item/礼记/1332574.
汉代郑玄注本
唐代孔颖达《礼记正义》
宋代卫湜《礼记集说》
元代陈澔《陈氏礼记集说》
元代吴澄《礼记纂言》
清代江永撰《礼记训义择言》
清代朱彬撰,饶钦农点校《礼记训纂》
清代孙希旦撰,沈啸寰,王星贤点校《礼记集解》
清代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多以此为参考,本译注以此为参考)
资源来源于网络,由匿名网友上传,仅供免费学习参考,同时列出少量研究文献供读者深度研究,如有谬误请纠正及联系我们及时删除,谢谢!
 上一篇: 论语:学而第一(试稿)
 下一篇: 尚书:前言
网友评论
最新评论
  暂无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