吟唱: 节奏:二、二、一、二 平仄:不严格 押韵:平韵部(平水韵) 特点:句中,对句,邻句无律诗严格的“平仄”。古诗押韵也可用平水韵的仄声,甚至仄声的邻韵。颔联、颈联无对仗要求。 |
原文 |
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 行人刁斗风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 野营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 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 闻道玉门犹被遮,应将性命逐轻车。 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葡萄入汉家。 |
直译 |
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yìn)马○傍○交河。 白天登山观察报警的烽火台,黄昏时牵马饮水靠近交河边。 行人○刁斗○风○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 昏暗的风沙传来阵阵刁斗声,如同汉代公主琵琶充满幽怨。 野营○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 旷野云雾茫茫万里不见城郭,雨雪纷纷笼罩着无边的沙漠。 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 哀鸣的胡雁夜夜从空中飞过,胡人士兵个个眼泪双双滴落。 闻道○玉门○犹○被遮,应将○性命○逐○轻车。 听说玉门关已被挡住了归路,战士只有追随将军拼命奔波。 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葡萄○入○汉家。 年年战死的尸骨埋葬于荒野,换来的只是西域葡萄送汉家。 |
注解:[烽火]:古代一种警报。[公主琵琶]:汉武帝时以江都王刘建女细君嫁乌孙国王昆莫,恐其途中烦闷,故弹琵琶以娱之。[闻道两句]:汉武帝曾命李广利攻大宛,欲至贰师城取良马,战不利,广利上书请罢兵回国,武帝大怒,发使遮玉门关,曰:“军有敢入,斩之!”两句意谓边战还在进行,只得随着将军去拼命。 |
韵译 |
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yìn)马○傍○交河。 白天士卒们登山观察报警的烽火;黄昏为了饮马他们又靠近了交河。 行人○刁斗○风○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 行人在风沙昏暗中听到刁斗凄厉;或听到乌孙公主琵琶声幽怨更多。 野营○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 野营万里广漠荒凉得看不见城郭;大雪霏霏迷漫了辽阔无边的沙漠。 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 胡地的大雁哀鸣着夜夜惊飞不停;胡人的士兵痛哭着个个泪流滂沱。 闻道○玉门○犹○被遮,应将○性命○逐○轻车。 听说玉门关的交通还被关闭阻断;大家只得豁出命追随将军去拼搏。 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葡萄○入○汉家。 年年征战不知多少尸骨埋于荒野;徒然见到的是西域葡萄移植汉家。 |
评析 |
借汉皇开边,讽玄宗用兵。全诗记叙从军之苦,充满非战思想。万千尸骨埋于荒野,仅换得葡萄归种中原,显然得不偿失。 诗开首先写紧张的从军生活。白日黄昏繁忙,夜里刁斗悲呛,琵琶幽怨,景象肃穆凄凉。接着渲染边陲的环境,军营所在,四顾荒野,大雪荒漠,夜雁悲鸣,一片凄冷酷寒景象。最后写如此恶劣环境,本应班师回朝,然而皇上不准。而千军万马拼死作战的结果,却只换得葡萄种子归国。足见君王之草菅人命。 全诗句句蓄意,步步逼紧,最后才画龙点睛,着落主题,显出它的讽刺笔力。 |
创作背景(什么样心景写什么样的诗) |
此诗作于天宝(唐玄宗年号,742—756)初年。诗人所歌咏的虽为历史,但是诗的内容却表达了他对唐玄宗“益事边功”的穷兵黩武开边之策的看法。 |
作者介绍 |
李颀(qi)(690-751),汉族,东川(今四川三台)人(有争议),唐代诗人。少年时曾寓居河南登封。开元十三年进士,做过新乡县尉的小官,诗以写边塞题材为主,风格豪放,慷慨悲凉,七言歌行尤具特色。 |
朝代轴线 |
三皇五帝、夏、商、周[西周、东周(春秋、战国)]、秦、西汉、新朝、玄汉、东汉、三国时期(魏、蜀、吴)、晋(西晋、东晋)、南北朝[南朝(宋、齐、梁、陈)、北朝(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隋、唐(作者:李颀690-751)、五代(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十国[前蜀、后蜀、吴、南唐、吴越、闽、楚、南汉、南平(荆南)、北汉]、宋(北宋、南宋)、辽、西夏、金、元、明、清、中华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