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国学经典 弘扬传统文化
登岳阳楼(杜甫)
2019-9-22  热度:431  管理员
新浪微博分享 0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咨询留言       阅后评论       阅后答题

吟唱:

节奏:二、二、一

平仄:严格

押韵:平韵部(下平)

特点:句中,对句,邻句有严格的“平仄”。平声入韵。颔联、颈联有对仗要求。

原文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直译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以前就听说洞庭湖波澜壮阔,今日终于如愿登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chè)乾(qián)坤(kūn)日夜浮(fú)。

浩瀚的湖水把吴楚两地分隔开来,整个天地仿似在湖中日夜浮动。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亲朋好友们音信全无,年老多病只有一只船孤零零的陪伴自己。

戎(rónɡ)关山北,凭轩泗(sì)流。

关山以北战争烽火仍未止息,凭栏遥望胸怀家国泪水横流。

注解:[吴楚句]:吴楚两地在我国东南;坼:分裂。[乾坤]:指日、月。[戎马]:指战争。[关山北]:北方边境。[凭轩]:靠着窗户。

韵译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很早听过名扬海内的洞庭湖,今日有幸登上湖边的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chè)乾(qián)坤(kūn)日夜浮(fú)。

大湖浩瀚象把吴楚东南隔开,天地象在湖面日夜荡漾漂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漂泊江湖亲朋故旧不寄一字,年老体弱生活在这一叶孤舟。

戎(rónɡ)关山北,凭轩泗(sì)流。

关山以北战争烽火仍未止息,凭窗遥望胸怀家国涕泪交流。

评析

  代宗大历三年(768)之后,杜甫出峡漂泊两湖,此诗是登岳阳楼而望故乡,触景感怀之作。开头写早闻洞庭盛名,然而到幕年才实现目睹名湖的愿望,表面看有初登岳阳楼之喜悦,其实意在抒发早年抱负至今未能实现之情。二联是洞庭的浩瀚无边。三联写政治生活坎坷,漂泊天涯,怀才不遇的心情。末联写眼望国家动荡不安,自己报国无门的哀伤。写景虽只二句,却显技巧精湛,抒情虽暗淡落寞,却吞吐自然,毫不费力。

创作背景(什么样心景写什么样的诗)

唐代宗大历二年(767年),杜甫57岁,距生命的终结仅有两年,当时诗人处境艰难,凄苦不堪,年老体衰,患肺病及风痹症,左臂偏枯,右耳已聋,靠饮药维持生命。大历三年(768年),当时杜甫沿江由江陵公安一路漂泊,来到岳州(今属湖南)。登上神往已久的岳阳楼,凭轩远眺,面对烟波浩渺、壮阔无垠的洞庭湖,诗人发出由衷的礼赞;继而想到自己晚年飘泊无定,国家多灾多难,又不免感慨万千,于是在岳阳写下《登岳阳楼》、《泊岳阳城下》和《陪裴使君登岳阳楼》。

作者介绍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朝代轴线

三皇五帝、夏、商、周[西周、东周(春秋、战国)]、秦、西汉、新朝、玄汉、东汉、三国时期(魏、蜀、吴)、(西晋、东晋)、南北朝[南朝(宋、齐、梁、陈)、北朝(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隋、(作者:杜甫712-770、五代(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十国[前蜀、后蜀、吴、南唐、吴越、闽、楚、南汉、南平(荆南)、北汉]、(北宋、南宋)、辽、西夏、金、元、明、清、中华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


参考文献:[1]黄旋. 从《登岳阳楼》看杜甫的“仁者”情怀[J]. 课程教育研究,2018(05):82. [2]谈胜轶. 杜甫的镜头为何颤抖?——以《旅夜书怀》《阁夜》《登岳阳楼》为例[J]. 语文月刊,2018(05):45-47. [3]王自荣. 李白《与夏十二登岳阳楼》和杜甫《登岳阳楼》赏析[J]. 教育教学论坛,2010(10):134-135. [4]绳传冬. 同登岳阳楼,两种风格别样情——李白《与夏十二登岳阳楼》与杜甫《登岳阳楼》比较浅析[J]. 职业技术,2006(20):83-84. 部分资源来源于网络,由匿名网友上传,仅供免费学习参考。如有谬误请纠正和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网友评论
最新评论
  暂无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