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吟唱: 节奏:二、二、一、二 平仄:严格 押韵:平韵部(上平) 特点:句中,对句,邻句有严格的“平仄”。平声入韵。颔联、颈联有对仗要求。 |
原文 |
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藜炊黍饷东菑。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野老与人争席罢,海鸥何事更相疑。 |
直译 |
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藜(lí)○炊黍(shǔ)○饷○东菑(zī)。 连日雨后,树木稀疏的村落里炊烟冉冉升起。烧好的粗茶淡饭是送给村东耕耘的人。 漠漠○水田○飞○白鹭(lù),阴阴○夏木○啭(zhuàn)○黄鹂。 广阔平坦的水田上一行白鹭掠空而飞;田野边繁茂的树林中传来黄鹂宛转的啼声。 山中○习静○观○朝槿(jǐn),松下○清斋○折○露葵。 我在山中修身养性,观赏朝槿晨开晚谢;在松下吃着素食,和露折葵不沾荤腥。 野老○与人○争○席罢,海鸥○何事○更○相疑。 我已经是一个从追名逐利的官场中退出来的人,而鸥鸟为什么还要猜疑我呢? |
注解:[空林]:疏林。[烟火迟]:因久雨林野润湿,故烟火缓升。[藜]:这里指蔬菜。[黍]:这里指饭食。[饷]:致送。[东菑]:指东边田地上的农人。菑:本指初耕的田地,这里泛指田亩。[夏木]:高大的树木,犹乔木。夏:大。 [啭]:鸟的宛转啼声。[黄鹂]:黄莺。[山中句]:意谓深居山中,望着槿花的开落以修养宁静之性。槿:也叫,落叶灌木,其花早开晚谢。故以此悟人生荣枯无常之理。[清斋]:这里是素食的意思。[露葵]:经霜的葵菜。葵为古代重要蔬菜,有“百菜之主”之称。此诗也是他晚年生活的自我写照。[野老]:指作者自己。 |
韵译 |
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藜(lí)○炊黍(shǔ)○饷○东菑(zī)。 久雨不停,林野潮湿烟火难升;烧好饭菜,送给村东耕耘的人。 漠漠○水田○飞○白鹭(lù),阴阴○夏木○啭(zhuàn)○黄鹂。 水田广漠,一行白鹭掠空而飞;夏日浓荫,传来黄鹂宛啭啼声。 山中○习静○观○朝槿(jǐn),松下○清斋○折○露葵。 山中养性,观赏朝槿晨开晚谢;松下素食,和露折葵不沾荤腥。 野老○与人○争○席罢,海鸥○何事○更○相疑。 村夫野老,已经与我没有隔阂;海鸥疑心,为何不信飞舞不停。 |
评析 |
诗意在描写积雨后辋(wǎnɡ)川庄的景物,叙述隐退后闲适生活。首联写田家生活,是诗人山上静观所见:连雨时节,天阴地湿,炊烟缓升;农家早炊,饷田野食,怡然自乐的农村生活。颔联写自然景色:广漠平畴,白鹭飞行,深山密林,黄鹂和唱,积雨后的辋川,画意盎然。颈联写诗人独处空山之中、幽栖松林之下,观木槿,食露葵,避尘世的幽居生活。末联连用两典:一是《庄子·寓言》载的阳子居学道归来后客人不再让座,却与之争座。说明诗人与村夫野老打成一片了。二是《列子·皇帝篇》载:海上有人与鸥鸟亲近,互不猜疑每日有百来只与他相游。一天,他父亲要他把海鸥抓回家去,他再到海边时,鸥鸟都在天上飞舞、不肯停下。说明心术不正,就破坏了他与鸥鸟的关系。两典正反结合,抒写了诗人淡泊的心志。 这首诗唐人李肇《国史补》说王维:“维有诗名,然好取人文章佳句……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李嘉佑诗也。”据传李有“水田飞白鹭,夏木啭黄鹂”句,但李集中无此。明人胡应麟《诗薮·内篇》说:“摩诘盛唐,嘉佑中唐,安得前人预偷来者?此正嘉佑用摩诘诗。”李与王同时而稍晚,谁袭谁诗,难以说清。宋人叶梦得《石林诗话》说:“此两句好处,正在添‘漠漠’、‘阴阴’四字,此乃摩诘为嘉佑点化,以自见其妙。如李光弼将郭子仪军,一号令之,精彩数倍。“王维诗中的意境,显然要比嘉佑的来得开阔,深邃,色彩更为明朗。 |
创作背景(什么样心景写什么样的诗) |
此诗是王维后期的作品。他后期对现实基本是抱着一种“无可无不可”的漠不关心的态度。最初隐居终南山,后来在蓝田辋川得到宋之问的别墅,生活更为悠闲,“与道友裴迪,浮舟往来,弹琴赋诗”。这首诗就是作于王维隐居辋川蓝田时期。 |
作者介绍 |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开元九年(721年)中进士,任太乐丞。王维是盛唐诗人的代表,今存诗400余首,重要诗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王维精通佛学,受禅宗影响很大。佛教有一部《维摩诘经》,是王维名和字的由来。王维诗书画都很有名,非常多才多艺,音乐也很精通。与孟浩然合称“王孟”。 |
朝代轴线 |
三皇五帝、夏、商、周[西周、东周(春秋、战国)]、秦、西汉、新朝、玄汉、东汉、三国时期(魏、蜀、吴)、晋(西晋、东晋)、南北朝[南朝(宋、齐、梁、陈)、北朝(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隋、唐(作者: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五代(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十国[前蜀、后蜀、吴、南唐、吴越、闽、楚、南汉、南平(荆南)、北汉]、宋(北宋、南宋)、辽、西夏、金、元、明、清、中华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