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吟唱: 节奏:二、二、一、二 平仄:严格 押韵:平韵部(下平) 特点:句中,对句,邻句有严格的“平仄”。平声入韵。颔联、颈联有对仗要求。 |
原文 |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
直译 |
剑外○忽传○收○蓟(jì)北,初闻○涕(tì)泪○满○衣裳。 剑外忽然传来收蓟北的消息,刚刚听到时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juǎn)○诗书○喜○欲狂。 回头看妻子和孩子哪还有一点的忧伤,胡乱地卷起诗书欣喜若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日头照耀放声高歌痛饮美酒,趁着明媚春光与妻儿一同返回家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xiānɡ)阳○向○洛阳。 就从巴峡再穿过巫峡,经过了襄阳后又直奔洛阳。 |
注解:[却看]:回看。[愁何在]:不再愁。[漫卷]:随手卷起。古代诗文皆写在卷子上。[青春句]:意谓春光明媚,鸟语花香,还乡时并不寂寞。[即从两句]:想像中还乡路线,即出峡东下,由水路抵襄阳,然后由陆路向洛阳。此诗句末有自注云:“余有田园在东京。”(指洛阳)。巴峡:四川东北部巴江中之峡。巫峡:在今四川巫山县东,长江三峡之一。襄阳:今属湖北。 |
韵译 |
剑外○忽传○收○蓟(jì)北,初闻○涕(tì)泪○满○衣裳。 在剑南忽然传说,收复蓟北的消息,初听到悲喜交集,涕泪沾满了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juǎn)○诗书○喜○欲狂。 回头看看妻子儿女,忧愁不知去向?胡乱收卷诗书,我高光得快要发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白天我要开怀痛饮,放声纵情歌唱;明媚春光和我作伴,我好启程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xiānɡ)阳○向○洛阳。 仿佛觉得,我已从巴峡穿过了巫峡;很快便到了襄阳,旋即又奔向洛阳。 |
评析 |
这是一首叙事抒情诗,代宗广德元年(763)春作于梓州。延续七年多的安史之乱,终于结束了。作者喜闻蓟北光复,想到可以挈眷还乡,喜极而涕,这种激情是人所共有的。全诗毫无半点掩饰,情真意切。读了这首诗,我们可以想象作者当时对着妻儿侃侃讲述捷报,手舞足蹈,惊喜欲狂的神态。因此,历代诗论家都极为推崇这首诗。浦起龙在《读杜心解》中称赞它是杜甫“生平第一首快诗。” |
创作背景(什么样心景写什么样的诗) |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作于公元763年(广德元年)春天,那时杜甫52岁。宝应元年(公元762年)冬季,唐军在洛阳附近的衡水打了一个大胜仗,叛军头领薛嵩、张忠志等纷纷投降。作者听到这个消息后欣喜若狂,写下此诗。 |
作者介绍 |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
朝代轴线 |
三皇五帝、夏、商、周[西周、东周(春秋、战国)]、秦、西汉、新朝、玄汉、东汉、三国时期(魏、蜀、吴)、晋(西晋、东晋)、南北朝[南朝(宋、齐、梁、陈)、北朝(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隋、唐(作者:杜甫712-770)、五代(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十国[前蜀、后蜀、吴、南唐、吴越、闽、楚、南汉、南平(荆南)、北汉]、宋(北宋、南宋)、辽、西夏、金、元、明、清、中华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