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国学经典 弘扬传统文化
西塞山怀古(刘禹锡)
2019-9-22  热度:1004  管理员
新浪微博分享 0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咨询留言       阅后评论       阅后答题

吟唱:

节奏:二、二、一、二

平仄:严格

押韵:平韵部(下平)

特点:句中,对句,邻句有严格的“平仄”。平声入韵。颔联、颈联有对仗要求。

原文

王浚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从今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

直译

浚(jùn)楼船益州,金陵王气黯(àn)然收。

的战舰沿江东下离开盖州,显赫无比的金陵王气骤然失色。

千寻铁锁江底,一片幡(fān)石头。

千丈长的铁链沉入江底,一片降旗挂在石头城头。

人世几回往事,山形依旧寒流。

东吴灭亡以后,在金陵建都的王朝都先后灭亡,如今的西塞山依旧紧靠长江。

从今四海家日,故垒萧(xiāo)荻(dí)

从今以后天下归为一同,故垒萧条长满芦荻秋风飒飒。

注解:[王浚句]:王浚,字士治,弘农湖县(今河南灵宝西南)人,官益州刺史。[千寻句]:当时吴国曾于江中锁以铁链,王浚用大火炬将它烧断。千寻:古时八尺曰寻,这里只是形容其长。[降幡]:降旗。[石头]:石头城,故址在今南京清凉山,吴孙权时所筑,唐武德时废。[四海为家]:意即天下统一。[故垒]:指西塞出,也包括六朝以来的战争遗迹。

韵译

浚(jùn)楼船益州,金陵王气黯(àn)然收。

晋代王浚乘楼船自成都东下,金陵帝王瑞气全都黯然收煞。

千寻铁锁江底,一片幡(fān)石头。

吴国千寻铁链也被烧沉江底,一片投降白旗金陵城头悬挂。

人世几回往事,山形依旧寒流。

人间有几回兴亡的伤心往事,高山依旧枕着寒流没有变化。

从今四海家日,故垒萧(xiāo)荻(dí)

从此四海一家过着太平日子,故垒萧条长满芦荻秋风飒飒。

评析

    这是吊古抚今诗,抒发了山河依旧,人事不同的情感。诗的前四句,写西晋东下灭吴的历史事实,表现国家统一是历史之必然,阐发了事物兴废决定于人的思想。后四句写西塞山,点出它之所以闻名,是因为曾是军事要塞。而今山形依旧,可是人事全非,拓开了诗的主题。最后写今日四海为家,江山统一,象六朝那样的分裂,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全诗寓意深广,言辞酣畅。但诗中不见诗人真情,也少顿挫沉郁,却是一大缺陷。

创作背景(什么样心景写什么样的诗)

这首刘禹锡于公元824年(唐穆宗长庆四年)所作。是年,刘禹锡由夔州(治今重庆奉节)刺史调任和州(治今安徽和县)刺史,在沿江东下赴任的途中,经西塞山时,触景生情,抚今追昔,写下了这首感叹历史兴亡的诗。

作者介绍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朝代轴线

三皇五帝、夏、商、周[西周、东周(春秋、战国)]、秦、西汉、新朝、玄汉、东汉、三国时期(魏、蜀、吴)、(西晋、东晋)、南北朝[南朝(宋、齐、梁、陈)、北朝(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隋、(作者:刘禹锡772-842、五代(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十国[前蜀、后蜀、吴、南唐、吴越、闽、楚、南汉、南平(荆南)、北汉]、(北宋、南宋)、辽、西夏、金、元、明、清、中华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


参考文献:[1]王前程. 刘禹锡《西塞山怀古》之西塞山位于宜昌考[J]. 长江学术,2010(01):158-163. [2]张晓燕. “故事”隐在《西塞山怀古》中[J]. 语文知识,2016(11):51-52. [3]张中成. 刘禹锡《西塞山怀古》探析[J]. 名作欣赏,2005(11):85-88. [4]宁秀育. “故垒尚存 战则不已”——读刘禹锡诗《西塞山怀古》[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75(05):43-44. [5]刘法绥. 铁锁何处沉江底?——黄石地区名胜古迹考辩之三(兼谈刘禹锡《西塞山怀古》为鄂西作)[J]. 黄石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2(03):179-183. 部分资源来源于网络,由匿名网友上传,仅供免费学习参考。如有谬误请纠正和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网友评论
最新评论
  暂无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