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国学经典 弘扬传统文化
《和乐天春词》作者:刘禹锡
2019-9-22  热度:1052  管理员
新浪微博分享 0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咨询留言       阅后评论       阅后答题

吟唱:

节奏:二、二、一、二

平仄:严格

押韵:平韵部(下平)

特点:句中,对句,邻句有严格的“平仄”。颔联、颈联有对仗要求。

原文

新妆宜面下朱楼,深锁春光一院愁。行到中庭数花朵,蜻蜓飞上玉搔头。

直译

新妆宜面朱楼,深锁春光院愁。

浓妆艳抹打扮一新下红楼,深深庭院春光虽好只添愁。

行到中庭花朵,蜻蜓飞上搔(sāo)

走到庭中查数新开的花朵,蜻蜓有情飞到了玉簪上头。

注解:[宜面]:脂粉和脸色很匀称。[蜻蜓句]:暗指头上之香。

韵译

新妆宜面朱楼,深锁春光院愁。

宫女打扮脂粉匀称,走下红楼;春光虽好独锁深院,怎不怨愁?

行到中庭花朵,蜻蜓飞上搔(sāo)头。

来到庭中点数花朵,遣恨消忧;蜻蜓飞来,停在她的玉簪上头!

评析

    这首宫怨诗,是写宫女新妆虽好,却无人见赏。首句写粉脂宜面,新妆初成,艳丽妩媚,希冀宠幸;二句写柳绿花红,良辰美景,却独锁深院,满目生愁;三句写无端烦恼,凝聚心头,只好数花解闷;四句写凝神伫立,人花相映,蜻蜓作伴,倍显冷落。层层叠叠,婉曲新颖。写宫女形象,丰韵多姿,妩媚动人;写孤凄幽怨,委婉含情,得之于神。  

创作背景(什么样心景写什么样的诗)

《和乐天春词》是唐代诗人刘禹锡为友人白居易的《春词》创作的一首和诗,收录于《全唐诗》中。

此诗抒写宫怨闺情,但与其他同类诗迥然不同,描写一位宫女扮好新妆却无人赏识,只能百无聊赖地独自数花朵解闷,引得蜻蜓飞上头来的别致情景。诗人通过对宫女神态的传神刻画,表现了她不胜幽怨之情。诗意别出心裁,富有韵味。

作者介绍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朝代轴线

三皇五帝、夏、商、周[西周、东周(春秋、战国)]、秦、西汉、新朝、玄汉、东汉、三国时期(魏、蜀、吴)、(西晋、东晋)、南北朝[南朝(宋、齐、梁、陈)、北朝(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隋、(作者:刘禹锡772-842、五代(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十国[前蜀、后蜀、吴、南唐、吴越、闽、楚、南汉、南平(荆南)、北汉]、(北宋、南宋)、辽、西夏、金、元、明、清、中华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


参考文献:[1]王玫. 刘禹锡白居易唱和诗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2. [2]吴文慧. 唐代前后期闺怨诗的比较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6. [3]王跃骢. 唐人七绝中的细节描写[J]. 枣庄师专学报,2000(04):28-29. [4]吴汝煜. 谈刘禹锡诗歌的艺术美[J]. 文学评论,1983(03):122-132. [5]付瑶. 刘禹锡唱和诗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05. [6]黄依林. 论唐代宫怨诗[J]. 广西社会科学,1996(02):99-104. [7]孙红. 试析唐代宫怨诗繁盛的原因[J]. 清远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8(02):18-22. 部分资源来源于网络,由匿名网友上传,仅供免费学习参考。如有谬误请纠正和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网友评论
最新评论
  暂无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