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国学经典 弘扬传统文化
《后宫词》作者:白居易
2019-9-22  热度:1125  管理员
新浪微博分享 0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咨询留言       阅后评论       阅后答题

吟唱:

节奏:二、二、一、二

平仄:严格

押韵:仄韵部(上声)

特点:句中,对句,邻句有严格的“平仄”。颔联、颈联有对仗要求。

原文

泪湿罗巾梦不成,夜深前殿按歌声。红颜未老恩先断,斜倚熏笼坐到明。

直译

泪湿罗巾不成,夜深前殿歌声。

泪水湿透了罗巾无法入睡好梦难成,深夜时分听到前殿传来按着节拍唱歌的声音。

红颜未老先断,斜倚熏(xūn)到明。

红颜尚未老去已经失去了君王的恩宠,斜靠着熏笼一直坐到天明。

注解:[泪湿]:犹湿透。[]:指皇帝对她的恩爱。[熏笼]:薰香炉子上罩的竹笼。

韵译

泪湿罗巾不成,夜深前殿歌声。

泪水湿透罗巾,好梦却难做成;深夜,前殿传来有节奏的歌声。

红颜未老先断,斜倚熏(xūn)到明。

红颜尚未衰减,恩宠却已断绝;她独倚着熏笼,一直坐待天明。

评析

    诗是代宫人所作的怨词。首句写夜来不寐,梦想君王临幸;二句写忽闻前殿歌声,君王来幸无望;三句写红颜犹在,君恩已断之苦;四句写再幻想君王可能来幸,于是斜倚熏笼,坐待至天明,终成泡影。语言明快自然,感情真挚而多层次,细腻地刻划了失宠宫女千回百转的心理状态。    

创作背景(什么样心景写什么样的诗)

这首诗是代宫人所作的怨词。前人曾批评此诗过于浅露,这是不公正的。因此做此诗。全诗由希望转到失望,由失望转到苦望,由苦望转到最后绝望;由现实进入幻想,由幻想进入痴想,由痴想再跌入现实,千回百转,倾注了诗人对不幸者的深挚同情。

作者介绍

白居易(772~846),唐代诗人。字乐天,号香山居士。生于河南新郑,其先太原(今属山西)人,后迁下邽(今陕西渭南东北)。贞元进士,授秘书省校书郎。元和年间任左袷遗及左赞善大夫。后因上表请求严缉刺死宰相武元衡的凶手,得罪权贵,贬为江州司马。长庆初年任杭州刺史,宝历初年任苏州刺史,后官至刑部尚书。在文学上,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其诗语言通俗,人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和元稹并称"元白",和刘禹锡并称"刘白"。有《白氏长庆集》传世。

朝代轴线

三皇五帝、夏、商、周[西周、东周(春秋、战国)]、秦、西汉、新朝、玄汉、东汉、三国时期(魏、蜀、吴)、(西晋、东晋)、南北朝[南朝(宋、齐、梁、陈)、北朝(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隋、(作者:白居易772~846、五代(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十国[前蜀、后蜀、吴、南唐、吴越、闽、楚、南汉、南平(荆南)、北汉]、(北宋、南宋)、辽、西夏、金、元、明、清、中华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


参考文献:[1]李春芳. 白居易女性诗研究[D].陕西理工学院,2012. [2]曹振路. 试谈白居易诗歌中的女性观[J]. 中文自学指导,1995(02):44-45+49. [3]陈丽芬. 白居易诗歌中的女性形象[J]. 商业文化(学术版),2007(05):103-104. [4]覃素安. 崇高的生命意识 进步的女性观念——浅析白居易的妇女诗[J].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09,26(12):4-6. [5]杨茜. 白居易“歌诗”创作、中隐思想及其诗歌的传播[D].西北大学,2011. [6]徐黎. 白居易的妇女诗作解读[J].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02(03):15-17. 部分资源来源于网络,由匿名网友上传,仅供免费学习参考。如有谬误请纠正和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网友评论
最新评论
  暂无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