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国学经典 弘扬传统文化
《赤壁》作者:杜牧
2019-9-22  热度:1065  管理员
新浪微博分享 0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咨询留言       阅后评论       阅后答题

吟唱:

节奏:二、二、一、二

平仄:严格

押韵:平韵部(平水韵)

特点:句中,对句,邻句有严格的“平仄”。颔联、颈联有对仗要求。

原文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直译

戟(jǐ)沉沙未销,自将磨洗前朝。

赤壁的泥沙中,埋着一枚未锈尽的断戟。自己磨洗后发现这是当年赤壁之战的遗留之物。
东风不与郎便,铜雀春深二乔。

倘若不是东风给周瑜以方便,结局恐怕是曹操取胜,二乔被关进铜雀台了。

注解:[折戟沉沙]:断了戟没入沙中;戟:一种武器。[东风]:东吴以火攻攻打西面的曹营要借助东风。[周郎]:周瑜,吴军统率。[二乔]:吴国二美女,大乔嫁给吴国国君;小乔嫁给周瑜。

韵译

戟(jǐ)沉沙未销,自将磨洗前朝。

断戟沉没泥沙中,六百年来竟未销熔;自己拿来磨洗,认出是赤壁之战所用。

东风不与郎便,铜雀春深二乔。

假使当年东风不给周瑜的火攻计方便;大乔小乔就要被曹操锁闭在铜雀台中。

评析

    这首咏史吊古诗,似是讥讽周瑜成功的侥幸。诗的开头二句,借物起兴,慨叹前朝人物事迹,后二句议论:赤壁大战,周瑜火攻,倘无东风,东吴早灭,二乔将被虏去,历史就要改观。诗的构思极为精巧,点染用功。    

创作背景(什么样心景写什么样的诗)

这首是诗人经过赤壁(今湖北省武昌县西南赤矶山)这个著名的古战场,有感于三国时代的英雄成败而写下的。诗人观赏了古战场的遗物,又想到自己的遭遇,有感而发。

作者介绍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朝代轴线

三皇五帝、夏、商、周[西周、东周(春秋、战国)]、秦、西汉、新朝、玄汉、东汉、三国时期(魏、蜀、吴)、(西晋、东晋)、南北朝[南朝(宋、齐、梁、陈)、北朝(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隋、(作者:杜牧公元803-约852年、五代(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十国[前蜀、后蜀、吴、南唐、吴越、闽、楚、南汉、南平(荆南)、北汉]、(北宋、南宋)、辽、西夏、金、元、明、清、中华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


参考文献:[1]黄瑞梅. 唐代咏史怀古七绝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6. [2]吴闻章. 一桩错判的诗坛公案——杜牧《赤壁》诗中的“赤壁”到底在哪里并兼论中国文学史上一个“反常”的文学现象[J]. 湖北社会科学,1987(08):43-47. [3]伏铃子. 试论杜牧咏史诗与唐朝政治的关系[D].广州大学,2012. [4]徐耀东. 理清知识要点,鉴赏《赤壁》艺术——谈我是怎样教学杜牧的《赤壁》[J]. 黑河教育,2015(10):27. [5]刘瑞芳. 赤壁怀古咏史中的两首名篇[J]. 社会科学论坛,2014(12):162-168. 部分资源来源于网络,由匿名网友上传,仅供免费学习参考。如有谬误请纠正和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网友评论
最新评论
  暂无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