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国学经典 弘扬传统文化
单弦子弟书
2019-10-1  热度:1072  管理员
新浪微博分享 0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咨询留言       阅后评论       阅后答题

子弟书是清代由八旗子弟首创并流行的讲唱文学。清初,很多旗籍子弟在戌边时利用当时流行的俗曲和满族萨满教的巫歌"单鼓词"的曲调,配以八角鼓击节,编词演唱,以抒发思归之情,或反映军中时事。这种演唱后来传入北京,约在乾隆初年,北京部分八旗子弟以这种曲调为基础,参照当时民间鼓词的形式,创造出一种以七言为体,没有说白,以叙述故事为主的书段,演唱时仍以八角鼓击节,正式称为子弟书。

子弟书分类编目

傅惜华子弟书总目》、《清蒙古车王府藏子弟书》及我所藏民国印本中未见各家著录的一段《大实话》,现存子弟书共四百余段,其内容划分可大至叙述如下

《三国演义》(二十段)

《三战黄忠硬书》、《马跳澶溪》、《甘露寺》、《白帝城》(白帝城托孤、托孤)、《长坂坡》(糜氏托孤)、《徐母训子》、《诸葛骂朗》(骂朗)(二种)、《华容道》、《虎牢关》、《击鼓骂曹》、《挡曹》、《借东风》、《十问十答》、《叹武侯》、《武乡侯》、《东吴招亲》。

《水浒传》(十三段)

《王婆说计》、《卖刀试刀》(杨志卖刀)、《挑帘定计》、《李逵接母》、《醉归》

《西游记》(八段)

《子母河》、《高老庄》、《观雪乍冰》(乍冰)、《盘丝洞》、《撞天婚》

《后西游记》(一段)

《罗刹鬼国》

《金瓶梅》(八段)

《旧院池馆》(游旧院、春梅游旧院)、《葡萄架》、《遣春梅》(不垂别泪)、《得钞傲妻》、《永福寺》、《哭官哥》(官哥)、《续钞借银》(借银续钞、续得钞傲妻)、《升官图》

《红楼梦》

《石头记》、《一入荣国府》、《二入荣国府》、《二玉论心》、《三宣牙牌令》、《双玉埋红》、《双玉听琴》、《过继巧姐儿》、《会玉摔玉》、《湘云醉酒》(史湘云醉酒、湘云醉卧)、《醉卧怡红院》(刘姥姥醉卧怡红)、《凤姐儿送行》、《两宴大观园》、《芙蓉诔》、《伤春葬花》(葬花)、《议宴陈园》、《思玉戏嬛》(候芳魂)、《全悲秋》(黛玉悲秋、悲秋)、《焚稿》、《刘姥姥初进大观园》、《刘姥姥探亲》、《宝钗代绣》、《宝玉探病》(探病)、《品茶栊翠庵》(栊翠庵品茶)、《露泪缘》(红楼梦)、《海棠结社》(海棠诗社)、《探雯祭雯》、《探雯换袄》、《晴雯赍恨》、《晴雯撕扇》、《紫鹃思玉》、《黛玉悲秋》(悲秋)、《黛玉埋花》、《游亭入馆》、《椿龄画蔷》、《醉卧芍药阴》、《遣晴雯》、《玉香花语》

《补红楼梦》

《宝钗产玉》(产玉)

《聊斋志异》(十六段)

《大力将军》、《马介甫》、《凤仙》、《莲香传》、《凤仙传》、《胭脂传》、《侠女传》、《陈云栖》、《姚阿绣》、《绿衣女》、《颜如玉》(如玉、书痴)、《葛巾传》、《瑞云》、《秋容传》(小谢)、《嫦娥传》、《钟生》

其它若干

出自《说唐》、《说唐后传》

《庄氏降香》(降香、登楼降香)、《秦氏思子》(忆子、秦氏忆子)、《紫艳托梦》、《望儿楼》、《送枕头》、《打朝》

出自传奇《金貂记》的段

《钓鱼子》(敬德钓鱼)

出自《三言二拍》的九段

《花叟逢仙》、《百宝箱》、《乔太守乱点鸳鸯谱》、《珍珠衫》(循环报)、《摔琴》(伯牙摔琴)、《青楼遗恨》、《三难新郎》(难新郎)、《严大舍》、《巧断家私》

出自《孟子》的三段

《齐人有一妻一妾》、《孟子见梁惠王》

出自《霍小玉传》的一段

《负心恨》

出自《西湖志》的三段

《梅屿恨》、《风月魁》、《林和靖》

出自《杨家将演义》的三段

《八郎别妻》(二种)、《八郎探母》

出自《灯草和尚》的一段

《灯草和尚》

出自杂剧《西游记》的二段

《芭蕉扇》(借芭蕉扇)、《火焰山》

出自杂剧《风云会》的段

《风云会》、《访普》(访贤)(二种)

出自杂剧《误入天台》的二段

《天台传》(刘阮入天台、天台缘)、《桃洞仙缘》

出自杂剧《四声猿》的段

《花木兰》

出自杂剧《渔樵记》的段

《寄信》

出自杂剧《单刀会》的一段

《单刀会》

出自传奇《南西厢》的十段

《西厢》(西厢全本)、《游寺》(张生游寺、张君瑞游寺)、《红娘寄柬》(红娘下书、寄柬)、《长亭饯别》、《莺莺降香》、《拷红》、《莺莺听琴》、《梦榜》(莺莺梦榜)、《双美奇缘》、《借厢》

出自传奇《牡丹亭》的七段

《杜丽娘寻梦》、《游园寻梦》(寻梦)、《游园惊梦》、《春香闹学》(闹学)(二种)、《离魂》、《还魂》

出自传奇《青冢记》的四段

《昭君出塞》(二种)、《出塞》、《新昭君》

出自传奇《虎囊弹》的段

《醉打山门》(山门)

出自传奇《长生殿》的十二段

《梅妃自叹》、《马嵬坡》(马嵬驿)、《酒楼》、《长生殿》(二种)、《哭像》、《闻铃》、《鹊桥盟誓》(雀桥、 雀桥密誓、七夕密誓、鹊桥)(二种)、《忆真妃》、《絮阁》(叙阁)、《惊变埋玉》(埋玉)、《锦水祠》。

出自传奇《琵琶记》的四段

《五娘行路》(行路)、《五娘哭墓》(哭墓)、《五娘描容》、《赵五娘吃糠》(吃糠)、《廊会》、《盘夫》

出自传奇《蝴蝶梦》的段

《蝴蝶梦》(劈棺)、《扇坟》

出自传奇《金锁记》的一段

《炎天雪》(斩窦娥)

出自传奇《连环记》的一段

《连环计》(连环记)、《凤仪亭》、《新凤仪亭》

出自传奇《东吴记》的一段

《东吴记》

出自传奇《宝剑记》的段

《夜奔》

出自传奇《渔家乐》的六段

《太子藏舟》(藏舟)(二种)、《渔家乐》、《刺梁》(二种)、《相梁》

出自传奇《雷峰塔》的九段

《合钵》(嗟儿合钵)(二种)、《雷峰塔》(雷峰宝塔)、《雄黄酒》、《哭塔》、《祭塔》(状元祭塔)、《出塔》、《探塔》、《数罗汉》(入塔)

出自传奇《满床笏》的二段

《郭子仪》、《满床笏》

出自传奇《千钟禄》的二段

《草诏敲牙》(千钟禄)、《惨睹》

出自传奇《雁翎甲》的段

《盗甲》

出自传奇《红拂记》的一段

《红拂女私奔》(红拂私奔)

出自传奇《寻亲记》的段

《寻亲记》

出自传奇《玉簪记》的一段

《玉簪记》

出自传奇《马上缘》的一段

《马上联姻》

出自传奇《水浒记》的二段

《烟花楼》、《活捉》、《坐楼杀惜》

出自传奇《金印记》的一段

《六国封印》(金印记)

出自传奇《金丸记》的五段

《打御》(拷御)、《拷玉》(二种)、《盘盒》(救主盘盒、盘盒救主)、

出自传奇《千金记》的五段

《月下追贤》、《霸王别姬》(别姬)、《韩信封侯》、《十面埋伏》、《追信》

出自传奇《幽闺记》的一段

《幽闺记》、《刘高手探病》(刘高手)、《奇逢》(新奇逢、双奇逢、旧奇逢)

出自传奇《东窗记》的三段

《诏班师》、《扫秦》、《全扫秦》(天楼阁)

出自传奇《精忠记》的段

《调精忠》

出自传奇《商辂三元记》的三段

《雪梅吊孝》(秦雪梅吊孝)、《挂帛》(挂帛上坟)、《商郎回煞》(回煞)

出自传奇《金雀记》的

《雀缘》

出自传奇《翡翠园》的一段

《盗令牌》

出自传奇《百花记》的

《百花亭》(百花亭点将)

出自传奇《艳云亭》的一段

《痴诉》

出自传奇《红梅记》的二段

《红梅阁》、《慧娘鬼辩》(鬼辩、魂辩)

出自传奇《双官诰》的一段

《双官诰》

出自传奇《三笑姻缘》的一段

《三笑姻缘》

出自传奇《风筝误》的一段

《咤美》

出自传奇《党人碑》的一段

《党人碑》

出自传奇《意中缘》的一段

《意中缘》

出自传奇《凤鸾俦》的一段

《凤鸾俦》

出自传奇《磨尘鉴》的一段

《杨妃醉酒》(醉酒)

出自传奇《翠屏山》的一段

《翠屏山》、《戏秀》

出自传奇《琴心记》的一段

《相如引卓》

出自传奇《烂柯山》的四段

《泼水》、《买臣休妻》、《痴梦》(玉天仙痴梦)、《逼休》

出自传奇《全德记》的二段

《千金全德》(全德报)、《骂女》

出自传奇《彩毫记》的一段

《李白醉酒》、《沉香亭》

出自传奇《火云洞》的一段

《火云洞》

出自传奇《西楼记》的

《楼会》

出自传奇《题红记》的一段

《天缘巧配》(天缘巧合、红叶题诗)

出自传奇《乞食图》的一段

《何必西厢》、《梅花梦》

出自传奇《桃花扇》的

《柳敬亭》

出自传奇《焚香记》的

《阳告》

出自传奇《铁冠图》的五段

《焚宫》、《宁武关》(二种)、《刺虎》(费宫人刺虎、韩贵贞刺虎)(三种)、《分宫》

出自传奇《彩楼记》的五段

《蒙正祭灶》、《祭灶》、《全彩楼》(吕蒙正全事、彩楼)、《宫花报喜》(报喜)、《蒙正赶斋》

出自传奇《一捧雪》的二段

《刺汤》(审头刺汤、雪艳刺汤)、《祭姬》。

出自传奇《三皇剑》的

《樊金定骂城》(骂城)、《续骂城》

出自传奇《天下乐》的

《钟馗嫁妹》(嫁妹)

出自传奇《四弦秋》的一段

《琵琶行》

出自传奇《麒麟阁》的

《盗令》(张紫艳盗令)、《麒麟阁》

出自《劝善金科》的一段

《望乡》、《思凡》(尼姑思凡)、《僧尼会》

出自清代高腔戏的段

《借靴》、《顶灯》、《入府》(背娃入府)、《丁甲山》、《花别妻》(花大汉别妻)、《续花别妻》(续别妻)、《上任》、《打门吃醋》(吃醋)、《滚楼》(蓝家庄)、《齐陈相骂》、《胡迪骂阎》、《飞熊兆》(飞熊梦)、《渭水河》、《一匹布》(二种)、《下河南》(巧团圆)

出自清代乱弹杂剧的段

《周西坡》(箭攒罗成)、《秦王吊孝》、《秦王降香》、《罗成托梦》(托梦)、《卖胭脂》、《路旁花》(花鼓子)、《游龙传》、《乡城骂》(探亲)、《蜈蚣岭》、《走岭子》

出自清代京剧的

《连升三级》

《缀白裘》的一段

《查关》

记时事的段

《女侍卫叹》、《女筋斗》、《大爷叹》、《少侍卫叹》、《太常寺》(太常寺学念)、《文乡试》、《为赌傲夫》、《叹固山》(叹旗词)、《长随叹》、《先生叹》、《为票傲夫》、《穷酸叹》、《评昆论》(石玉昆)、《穷鬼自叹》(穷鬼叹)、《打围回围》(热河围)、《假老斗叹》(时道人)、《阔大奶奶听善会戏》(出善会)、《阔大奶奶逛二闸》(逛二闸)、《老侍卫叹》、《军营报喜》(军营)、《司官叹》、《疯僧治病》(疯和尚治病)、《老斗叹》(二种)、《武乡试》、《渔樵对话》(渔樵问答)、《鹤侣自叹》、《灯谜会》(灯谜社)、《侍卫论》、《官衔叹》(官箴叹)、《须子论》(篡须子论)、《须子谱》、《逛碧云寺》(碧云寺)、《逛护国寺》(护国寺、时道人逛护国寺)、《票把儿上台》、《拿螃蟹》、《随缘乐》、《张格尔造反》(红旗捷报)、《厨子叹》、《老汉叹》、《家主戏嬛》、《家园乐》、《连理枝》、《妓女上坟》、《姑嫂拌嘴》、《碧玉将军》、《大姨换小姨》、《才子风流》、《公子戏嬛》、《苇连换笋鸡》(换笋鸡)、《捐纳大爷》、《烟花叹》、《军妻叹》、《銮仪卫叹》、《拐棒楼》、《调春戏姨》、《续戏姨》(调春戏姨续)、《风流公子》、《平谜论》、《鸳鸯扣》、《禄寿堂》、《鸨儿训妓》(训妓)、《梨园馆》、《俏东风》、《续俏东风》、《宦途论》、《郭栋儿》、《赞礼郎》、《风流词客》、《喜舞歌》、《弦杖图》、《灵官庙》(二种)、《续灵官庙》、《禄寿堂》、《浪子叹》、《啒红柳》(绝红柳)

出自古文辞的六段

《赤壁赋》、《武陵源》、《桃李园》、《琵琶记》、《黔之驴》

吉颂类的五段

《天官赐福》(赐福)、《群仙祝寿》、《庆寿》(八仙庆寿)、《郭子仪上寿》

此外还有游戏笔墨的五段

《书目集锦》、《水浒全人名》(水浒、全水浒)、《骨牌名》、《要帐该帐大战脱空》(脱空老祖)、《窃打朝》

以及:

《一顾倾城》、《范蠡归湖》

《子胥救孤》、《焚棉山》、《孔子去齐》(齐景公待孔子)、《子路追孔》

《千金一笑》、《幻中缘》、《吊绵山》、《双凤奇缘》、《双郎追舟》、《双生贵子》、《玉儿献花》(玉儿送花)、《玉润花香》、《巧姻缘》、《打面缸》、《打十湖》(打十壶)、《新长亭》、《百年长恨》、《守楼》、《有人心》、《会缘桥》、《观水》、《纲鉴图》、《投店连三不从》、《别善恶》、《佛旨度魔》、《饭会》、《房得遇侠》、《炎凉叹》(苏秦叹)、《狐狸思春》(思春)、《面然示惊(警)》、《信口开河》、《活财神》、《送荆娘》、《送盒子》、《望江楼》、《埋红》、《赶靴》、《桃花岸》、《救主》、《哭城》(孟姜女寻夫、哭长城)、《党太尉》、《荷花记》、《绣荷包》、《绣香囊》、《谈剑术》、《烧灵改嫁》、《梅花坞》、《得书》、《离情》、《射鹄子》(鹄棚儿)、《乔公问答》、《富春院》、《圣贤集略》、《当绢投水》、《趁心愿》(称心缘)、《游武庙》、《新蓝桥》、《新戏蝉》、《绮春阁》、《赐珠》、《谜目奇观》、《谤阎》、《薛蛟观画》(观画)、《蓝桥会》、《活菩萨》 。


参考文献:
[1]周丽琴. 红楼梦子弟书研究[D].扬州大学,2009.
[2]潘霞. 清代子弟书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9.
[3]程广昌. “三国”子弟书研究[D].辽宁大学,2017.
[4]王立,铁志怡. 满族说唱文学子弟书研究综述[J].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14,30(05):82-86.
[5]冷纪平,郭晓婷. 清代子弟书题材来源考[J]. 东方论坛,2014(04):114-119.
[6]陈钧. 卫子弟书音乐与清抄本子弟书工尺谱(上)——子弟书音乐研究[J]. 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15,33(04):84-91.
[7]聂秋雨. 子弟书与《三国演义》中的女英雄形象探析[J].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6(02):112-113+115.
[8]陈钧. 卫子弟书音乐与清抄本子弟书工尺谱(下)——子弟书音乐研究[J]. 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16,34(01):139-154.
[9]曲燕然. 《子弟书珍本百种》词语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6.
[10]贾静波. 《聊斋志异》子弟书初探[J]. 蒲松龄研究,2008(04):85-96.
[11]崔蕴华,田耕. 子弟书与北京地域文化研究[J]. 北京社会科学,2008(02):90-95.
[12]崔蕴华. 红楼梦子弟书:经典的诗化重构[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03):121-128.
[13]王美雨. 清代满族说唱文学子弟书诗篇研究述评[J]. 满族研究,2018(02):95-98.
[14]岳宸. 子弟书女性形象管窥[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8.
[15]鲍震培. 论清代子弟书对《金瓶梅》的说唱叙事呈现[J].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19(04):68-73.
[16]姚颖. 论《红楼梦》子弟书对俗语的运用[J]. 满族研究,2004(02):44-50.
[17]许秋华. 从子弟书看早期东北方言满语词[J]. 满族研究,2012(02):121-124.
[18]李芳. 子弟书演出考论[J]. 民族文学研究,2014(06):156-166.
[19]郭晓婷,冷纪平. 从子弟书看戏曲对说唱文学的影响[J]. 民族文学研究,2013(02):33-40.
[20]郭晓婷. 清代子弟书与鼓词关系考[J]. 学术论坛,2010,33(01):170-174.
资源来源于网络,并列出少量研究文献便于读者参阅,仅供免费学习参考,如有谬误请纠正和联系我们及时删除,谢谢!
 上一篇: 梅花大鼓
 下一篇: 北京琴书
网友评论
最新评论
  暂无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