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国学经典 弘扬传统文化
二人转
2019-10-2  热度:775  管理员
新浪微博分享 0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咨询留言       阅后评论       阅后答题

二人转,史称小秧歌双玩艺、蹦蹦,又称过口、双条边曲、风柳、春歌、半班戏、东北地方戏等。它植根于民间文化,属走唱类曲艺,流行于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和内蒙古东部三市一盟。

东北特色二人转主要来源于东北大秧歌河北莲花落。用东北人俏皮话说:二人转是“秧歌打底,莲花落镶边”。莲花落亦称“落子”,是北方的一种民间说唱艺术,边说边唱,且歌且舞。

详细解释

二人转这个名字最早见于伪满洲国康德二年(1934年)四月二十七日《泰东日报》第七版“……本城(阿城)三道街某茶馆,迩来未识由某乡邀来演二人转者,一起数人,即乡间蹦蹦,美其名曰‘莲花落’,每日装扮各种角色,表演唱曲……”

1953年4月,在北京举行的第一届全国民间音乐舞蹈大会上,东北代表团的二人转节目正式参加演出,从而二人转这个名字首次得到全国文艺界的承认,并叫得越来越响。

二人转植根于民间文化,表演台词具有浓厚的乡村特色,俗,色,酸是其最大特点,由名演员赵本山净化为绿色版本之后始得以上台面.由赵本山先生在2000年提出,并以《刘老根大舞台》为基地发扬光大。有人对此表示赞赏,也有人认为其失去了田间地头二人转的乡土味道。

二人转是在东北大秧歌的基础上,吸取了河北的莲花落,并增加了舞蹈、身段、走场等演变而成。

二人转自草创至今,大约有近300年的历史,艺人师承关系可上溯到清朝嘉庆末年。

二人转在历史曾形成东、西、南、北四个流派。

东路以吉林市为重点,舞彩棒,有武打成分。

西路以辽宁黑山县为重点,受河北莲花落影响较多,讲究板头。

南路以辽宁营口市为重点,受大秧歌影响较大,歌舞并重。

北路以黑龙江北大荒为重点,受当地民歌影响,唱腔优美。

曾有“南靠浪,北靠唱,西讲板头,东要棒”的谚语。后来各流派取长补短,互相融洽,形成了今天的二人转。二人转的根,扎在东北农民的心里。有的农民说“宁舍一顿饭,不舍二人转”。今天,不但在东北的广大农村和城镇中流传着,在河北、内蒙的部分地区,也有二人转的演出活动。

历史出处

东北是清朝的“龙兴”之地,自古以来除辽东、辽西有少量汉人外,以白山黑水为中心的广袤地区则是少数民族特别是满、蒙等骑射、游牧民族的天下。在康雍乾盛世期间,清朝实习严厉的“封关”政策,严禁汉人进入关东。康雍乾盛世过后,清朝的皇帝一代不如一代,国力日弱,加上外敌入侵,“封关”政策名存实亡,导致清后期和民国初年出现“闯关东”大潮,大批山东、河北人进入东北,“秧歌打底,莲花落镶边”的二人转就是“闯关东”的人从关内带至关外的。据《博览群书2010年第3期(作者毕玉才、刘勇)。

演出形式

二人转是东北的民间小戏。二人转不只是两个人转,它一树多枝,一类唱腔,却有多种演出形式,大体可分“单”、“双”、“群”、“戏”四类。

“单”:指“单出头”,一个人一台戏,一人演多角,也有一戏一角一人演的,类似“独角戏”。

“双”:指“双玩艺”。这是名副其实的二人转,二人演多角,叙事兼代言,跳出跳入,载歌载舞。

“群”:过去把“拉场戏”也叫“群活儿”,现在是指群唱、坐唱或群舞。

“戏”:指“拉场戏”,这是以小旦和小丑为主的东北民间小戏,其中由两个人扮演角色的也叫“二人戏”。

二人转最初由男性演员表演,换装成一旦一丑。以后出现女演员,由一男一女演唱,作简单化妆。

表演手段 二人转的表演手段大致可分为三种,一种是二人化装成一丑一旦的对唱形式,边说边唱,边唱边舞,这是名副其实的"二人转";一种是一人且唱且舞,称为单出头;一种是演员以各种角色出现在舞台上唱戏,这种形式称"拉场戏"。

对于演员的表现手法,有“四功一绝”之说。“四功”即唱、说、做、舞;“一绝”指用手绢、扇子、大板子、手玉子等道具的特技动作。四功“唱”为首,讲究味、字、句、板、调、劲;“说”指说口,以插科打诨为主;“做”讲究以虚代实;而“舞”主要指“三场舞”。二人转的“一绝”,以手绢花和扇花较为常见,这部分与东北大秧歌相似;持大板子和手玉子的舞者倒是别具一格。右手持大板子的舞者,左手通常持甩子,能舞出“风摆柳”,“仙人摘豆”,“金龙盘玉柱”,“黑虎出山”,“金鼠归洞”,“缠头裹脑”等高难动作。有的舞者双手持手玉子,这是小竹板,握在手中,每手两块,有“双臂旁平伸打扭”,“胸前打扭”,“轮腔打扭”及“碎抖花”等多种打法。

唱腔特点

唱腔受东北大鼓、单弦、河北梆子影响很大。曲调细腻,唱腔优美动人,极具感染力。唱词诙谐幽默,讲究韵律,富有生活气息。因喜剧大师赵本山极力推广的原因,使二人转近年来为人们所熟悉。


参考文献:
[1]张驰. 二人转是自然流淌的民间艺术[N]. 中国艺术报,2016-08-08(006).
[2]李鑫宇. 当代二人转审美特征与流变[D].吉林大学,2013.
[3]张冲. 二人转《大西厢》研究[D].安徽大学,2013.
[4]高苗苗. 二人转唱腔形态研究[D].天津音乐学院,2016.
[5]孙红侠. 二人转戏俗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7.
[6]牛丽丽. 东北二人转的音乐本体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4.
[7]王慧玲. 赵本山二人转小品的传媒化革新[D].陕西师范大学,2014.
[8]郑惠方. 东北二人转的文化人类学解读[D].西北师范大学,2013.
[9]闫晶明. 东北方言与东北二人转音乐[D].吉林艺术学院,2017.
[10]李雨桐. 传统二人转与新型二人转的对比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7.
[11]马子新. 东北二人转研究[D].兰州大学,2008.
[12]李宏岩. 东北二人转研究综述[J].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4(03):134-137.
[13]金士友. 满族萨满音乐与东北二人转的渊源关系[J]. 中国音乐,2010(02):7-12.
[14]孙红侠,刘文峰. 二人转的起源[J]. 戏曲艺术,2006(01):39-43.
[15]赵凤山. 论二人转起源于萨满歌舞[J]. 满族研究,2003(04):65-72.
[16]陈钧. 二人转音乐与莲花落[J]. 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03(03):37-42.
[17]钱芳. 二人转与二人台演唱方法比较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
[18]刘思言. 探析东北民俗文化对二人转的影响[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1.
[19]任佳颖. 二人转艺术的审美特征[D].沈阳师范大学,2012.
[20]赖子薇. 论二人转女性人物的性格特征[D].吉林艺术学院,2015.
[21]吴文科. 二人转与当代中国的审美文化[J]. 北京观察,2005(04):54-59.
[22]卢雨思. 二人转音乐特征分析[D].东北师范大学,2019.
[23]王静. 浅论二人转人物性格[D].吉林艺术学院,2013.
[24]刘长明. 从二人转曲牌看东北的地域文化[J]. 戏剧文学,2019(12):134-138.
[25]赫亚红,李秀云. 东北二人转的狂欢化叙事[J]. 戏剧文学,2018(08):152-156.
[26]吕佳,吴晓明. 论东北二人转艺术的独特性[J]. 戏剧文学,2018(10):148-151.
[27]陈鹤. 二人转说口幽默效果的语言学阐释[D].吉林大学,2007.
[28]李玉珍,商树利. 二人转音乐中的俗文化特征[J]. 文化学刊,2008(03):149-155.
[29]刘琳琪. 东北二人转语言的顺应性选择[J]. 戏剧文学,2015(08):153-157.
[30]王雯葶. 二人转传统文本语言研究[D].南宁师范大学,2019.
[31]苏景春. 二人转起源与流传的来龙去脉[J]. 戏剧文学,2017(01):136-145.
[32]吕艳超. 二人转人物的音乐形象[D].吉林艺术学院,2016.
[33]杜芸芸. 文化视角下的东北二人转唱法探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
资源来源于网络,并列出少量研究文献便于读者参阅,仅供免费学习参考,如有谬误请纠正和联系我们及时删除,谢谢!
 上一篇: 凤阳花鼓
 下一篇: 京剧简介
网友评论
最新评论
  暂无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