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国学经典 弘扬传统文化
「道德经」:第六章
2019-2-6  热度:784  管理员
新浪微博分享 0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咨询留言       阅后评论       阅后答题
点击有惊喜

[朗读.创作.示范]   [音乐.创作.示范]

「道德经」:第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之根。绵绵呵!其若存,用之不

原文 

注解 

谷神不死①,是谓玄牝②。

玄牝之门③,是谓天地之根。

绵绵呵④!

其若存⑤!

用之不堇⑥ 

谷神:过去据高亨说:谷神者,道之别名也。谷读为毂,《尔雅·释言》:(ɡū),生也。《广雅·释诂》:毂,养也。谷神者,生养之神。[文献11]指“道”的别名。

另据严复在《老子道德经评点》中的说法,谷神不是偏正结构,是联合结构。谷,形容虚空博大,象山谷;神,形容变化无穷,很神奇。

(pìn):玄,原义是深黑色,在《老子》书中是经常出现的重要概念。有深远、神秘、微妙难测的意思。牝:本义是是雌性的兽类动物,这里借喻具有无限造物能力的。玄牝指玄妙的母性。这里指孕育和生养出天地万物的母体。

门:指产门。这里用雌性生殖器的产门的具体义来比喻造化天地生育万物的根源。

绵绵:连绵不绝的样子。[文献11]永续不绝

若存:若,如此,这样。若存:据宋代苏辙解释,是实际存在却无法看到的意思。

(qín):通勤。作讲。


原文 

译文 

谷神不死①,是谓玄牝②。

玄牝之门③,是谓天地之根。

绵绵呵④!

其若存⑤!

用之不堇⑥ 

生养天地万物的道(谷神)是永恒长存的,这叫做玄妙的母性([文献11]体)。

玄妙母体的生育之产门,这就是天地的根本([文献11]根源)。

连绵不绝啊!

它就是这样不断的永存,作用是无穷无尽的。

「评析」

“道”正是凭借这样的观念逐渐建立起了一个完美的可以无限延伸的(有界)宇宙模型。

“玄牝之门”等于第一章的“众妙之门”。老子表示所有的玄妙(微小)因素都通过“门”产生而后发展起来。“门”是古中国人在表述宇宙起源时用得最广泛的形象比喻。因为在古代,解剖学还不发达,所以常观察到的是“门”外的“细微”。“牝”指的是女性生殖器,老子是在以母性的力量来形象地比喻宇宙生生不息的现象。老子在其整本书中都贯串着对徫大的母性“生”的力量的赞美和尊崇。

王弼道德经注

王弼,字辅嗣,刘表之曾外孙生于公元226(魏文帝黄初七年),死于公元249(魏齐王嘉平元年)享年24三国曹魏山阳(今河南焦作)人,其作品主要包括解读《老子》的《老子注》 、《老子指略》及解读《周易》思想的《周易注》、《周易略例》 四部。由于《道德经》的原文逸散已久,王弼的《道德经注》曾认为《道德经》的唯一留传,直到1973年中国政府在马王堆发现《道德经》的原文为止。



三皇五帝

西周

春秋

战国

西汉东汉

三国魏

西晋东晋

南朝

北朝

五代

十国

北宋

南宋

西夏

民国

当今

东周

传说前9684开始

约公元前2070至前1600

约公元前1600至前1046

前1046前771

公元前770

前476

老子

公元前475

前221

公元前221至前207

公元前202至

220

公元220至280

公元265至420

公元

420

589

公元581至618

公元618至907

公元907

960

公元902

979

北宋960

1127

南宋11271276

公元9071125

公元10381227

公元1115至1234

公元1271至1368

公元1368至1644

公元1636至1911

公元1912至1949

1949

周朝约公元

前1046至前256

注:

1.[春秋]:齐国晋国宋国陈国郑国卫国鲁国曹国楚国秦国吴国越国燕国[140多个大小诸侯国];

.[战国]主要7国);

3.[南朝]420589宋、齐、梁、陈;[北朝]386~581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周朝分为"西周"(前1046-前771年)与"东周"(前770年-前256年)两个时期东周在战国后期(公元前256)秦国所灭,所以春秋战国时期在时间上并不全然包含在东周王朝里面。

4.[五代]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

5.[十国]:前蜀后蜀南唐吴越南汉南平.荆南北汉;

(文字校阅:黄老师)


参考文献:
[1]刘嘉欣. 李西月《道德经注释》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9.
[2]黄倩. 王弼《老子道德经注》研究[D].西南大学,2017.
[3]周剑林. 老子政治思想研究[D].湘潭大学,2006.
[4]雷康华. 探析老子德育思想[D].华中师范大学,2014.
[5]周晓玉. 老子思想对当代高校德育的启示[D].兰州大学,2012.
[6]李程. 近代老学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
[7]王闯. 释德清《老子道德经解》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
[8]李曦. 释德清《道德经解》评述[J]. 五台山研究,1988(03):32-39.
[9] 胡颖.老子《道德经》思想启示浅析[J].海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5,16(1):42-45.DOI:10.13803/j.cnki.issn1009-9743.2015.01.010.
[10]裴隽姝.论“道”的审美特征[D].辽宁:辽宁师范大学,2016.
[11]张溢.老子.庄子.译注.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18,6:5-6.
部分资源来源于网络,并列出少量研究文献供读者参阅,仅供免费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谬误请纠正和联系我们及时删除,谢谢!
网友评论
最新评论
  暂无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