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录音0218-0008」551
潇湘神•斑竹枝
唐代:刘禹锡
斑竹枝,斑竹枝,泪痕点点寄相思。楚客欲听瑶瑟怨,潇湘深夜月明时。
译文:
斑竹枝啊斑竹枝,泪痕点点寄托着相思。楚地的游子啊若想听听瑶瑟的幽怨,在这潇水湘江之上当着夜深月明之时。
解析:
《潇湘神》,一名《潇湘曲》。刘禹锡贬官朗州(今潮南常德)后,依当地的迎神曲之声制词,写了二首,此为第二首。潇湘,潇水流至湖南零陵县西与湘水合流,世称“潇湘”。潇湘神,即湘妃。指舜帝的两个妃子娥皇、女英。《博物志》记载,舜帝南巡,死于苍梧,葬于九嶷,他的爱妃娥皇、女英闻讯后赶至湘水边,哭泣悲甚,其泪挥洒在湘竹上,留下斑斑泪痕,遂成斑竹,她们也就自投于湘水,成为湘水女神,亦称“湘灵”。刘禹锡这首词,便是题咏湘妃故事的。
楚客,本指屈原。刘禹锡当时正贬官在朗州,与屈原流放湘西相似,所以这里的“楚客”实是作者以屈原自喻,将湘妃、屈原和自己的哀怨,联系在一起。当夜深人静、明月高照之时,楚客徘徊于潇湘之滨,在伴和着潺潺湘水和湘妃悠扬琴韵中,细细领略其中滋味,好一个凄清空漾的境界,更传达出词人哀怨深婉,作者和湘灵的怨愤之情融合,历史与现实生活融合,辞止而意无穷。
全词虽为祭祀潇湘神而作,但却借古代湘妃的故事,描绘了一个真实与虚幻结合的艺术境界,抒发自己政治受挫和无辜被贬谪的怨愤,留给读者无穷回味地遐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