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国学经典 弘扬传统文化
诗经:国风.邶风.击鼓
2020-8-19  热度:411  管理员
新浪微博分享 0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咨询留言       阅后评论       阅后答题

sj0214-000612685

击鼓

先秦:佚名

击鼓其镗(tānɡ),踊跃用兵。土国城漕(cáo),我独南行。
从孙子仲(zhònɡ),平陈与宋。不我以归,忧心有忡(chōnɡ)
爰(yuán)居爰处?爰丧其马?于以求之?于林之下。
死生契(qì)阔(kuò),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于(yù)嗟(jiē)阔兮,不我活(huó)兮。于嗟洵(xún)兮,不我信兮。


译文:


击鼓其镗(tānɡ),踊跃用兵。土国城漕(cáo),我独南行。

击鼓的声音震响(耳旁),兵将奋勇操练。(人们)留在国内筑漕城,只有我向南方行去。
从孙子仲(zhònɡ),平陈与宋。不我以归,忧心有忡(chōnɡ)

跟随孙子仲,平定陈、宋(两国)。不允许我回家,(使我)忧心忡忡。
爰(yuán)居爰处?爰丧其马?于以求之?于林之下。

于是人在哪里?于是马跑失在哪里?到哪里去寻找它?在山间林下。
死生契(qì)阔(kuò),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生死聚散,我曾经对你说(过)。拉着你的手,和你一起老去。
于(yù)嗟(jiē)阔兮,不我活(huó)兮。于嗟洵(xún)兮,不我信兮。

唉,太久。让我无法(与你)相会。唉,太遥远,让我的誓言不能履行

 

解析:


这是一篇典型的战争诗。诗人以袒露自身与主流意识的背离,宣泄自己对战争的抵触情绪。作品在对人类战争本相的透视中,呼唤的是对个体生命具体存在的尊重和生活细节幸福的获得。这种来自心灵深处真实而朴素的歌唱,是对人之存在的最具人文关 怀的阐释,是先民们为后世的文学作品树立起的一座人性高标。 “怨”是《击鼓》一诗的总体格调与思想倾向。从正面言,诗人怨战争的降临,怨征役无归期,怨战争中与己息息相关的点滴幸福的缺失,甚至整个生命的丢失。从反面言,诗作在个体心理,行为与集 体要求的不断背离中,在个体生命存在与国家战事的不断抗衡中,在小我的真实幸福对战争的残酷的不断颠覆中,流显出一份从心底而来的厌战情绪。这一腔激烈的厌战之言,要争取的是对个体生命存在的尊重,是生活细节中的切实幸福。


参考文献:李青译.诗经.北京:北京联合出版社.2015.7.
网友评论
最新评论
  暂无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