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国学经典 弘扬传统文化
古诗:望岳与高适薛据登慈恩寺浮图(岑参)
2019-8-22  热度:467  作者:岑参
新浪微博分享 0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咨询留言       阅后评论       阅后答题

吟唱:

节奏:二、一、二

平仄:不严格

押韵:平韵部(上平)

特点:句中,对句,邻句无律诗严格的“平仄”。古诗押韵也可用平水韵的仄声,甚至仄声的邻韵。颔联、颈联无对仗要求。

原文

塔势如涌出,孤高耸天宫。

登临出世界,蹬道盘虚空。

突兀压神州,峥嵘如鬼工。

四角碍白日,七层摩苍穹。

下窥指高鸟,俯听闻惊风。

连山若波涛,奔凑如朝东。

青槐夹驰道,宫馆何玲珑。

秋色从西来,苍然满关中。

五陵北原上,万古青蒙蒙。

净理了可悟,胜因夙所宗。

誓将挂冠去,觉道资无穷。

直译

塔势涌出,孤高天宫。

宝塔宛如平地涌出,孤高巍峨耸入天宫。

登临世界,蹬(dènɡ)虚空。

登上去像走出人间,蹬踏梯道盘旋空中。

兀(wū)神州,峥(zhēnɡ)嵘(rónɡ)鬼工。

高峻突出镇定神州,峥嵘胜过鬼斧神工。

四角碍(ài)白日,七层穹(qiónɡ)。

四角伸展挡住白日,七层紧紧连着苍穹。

窥(kuī)高鸟,俯听惊风。

下看飞鸟屈指可数,俯听山风呼啸迅猛。

连山波涛,奔凑朝东。

山连山如波涛起伏,汹涌澎湃奔流向东。

青槐驰道,宫馆玲珑。

青槐夹着笔直驰道,楼台宫殿何等玲珑。

秋色西来,苍然关中。

秋天秀色从西而来,苍苍茫茫弥漫关中。

五陵原上,万古蒙(ménɡ)蒙。

长安城北汉代五陵,万古千秋一派青葱。

净理可悟,胜因夙(sù)所宗。

清净佛理完全领悟,善因素来为人信从。

誓将冠去,觉道无穷。

立誓归隐辞官而去,信奉佛道其乐无。

注解:[突兀]:高耸。[鬼工]:非人力所能。[宫馆]:宫阙。[净理]:佛理。[胜因]:善缘。[挂冠]:辞官。[觉道]:佛道。

韵译

塔势涌出,孤高天宫。

大雁塔的气势宛如平地涌出,孤傲高峻耸立好象直接天宫。

登临世界,蹬(dènɡ)虚空。

登上雁塔绝顶仿佛离开尘世,沿阶盘旋攀登有如升越太空。

突兀神州,峥(zhēnɡ)嵘(rónɡ)鬼工。

高耸宏伟似乎压盖神州大地,峥嵘崔嵬(wéi)简直胜过鬼斧神工。

四角碍(ài)白日,七层穹(qiónɡ)。

四角挺拔顶天遮住太阳光辉,塔高七层紧紧地接连着苍穹。

窥(kuī)高鸟,俯听惊风。

站在塔顶鸟瞰(kàn),指点翱翔飞鸟,俯身向下倾听阵阵怒吼狂风。


连山波涛,奔凑朝东。

山连着山好比波涛汹涌起伏,奔走如百川归海来朝见帝京。

青槐驰道,宫馆玲珑。

两行青槐夹着天子所行道路,宫阙楼台变得多么精巧玲珑。

秋色西来,苍然关中。

悲凉秋色打从关西弥漫而来,苍苍茫茫已经布满秦关之中。

五陵原上,万古蒙(ménɡ)蒙。

再看看长安城北汉代的五陵,历经万古千秋依然青青

净理可悟,胜因所宗。

清净寂来的佛理我完全领悟。行善施道素来是我做人信奉。

誓将冠去,觉道无穷。

我发誓回去后行将辞官归隐,我觉得佛道的确能济世无穷。

评析

    此诗是写登佛塔回望景物,望而生发,忽悟佛理,决意辞官学佛,以求济世,暗寓对国是无可奈何的情怀。

    首二句写未登之前仰望全塔;三、四句写登塔;五至八句写塔之高耸雄峻。九、十句写由上俯看;十一至十八句,写在塔顶向东南西北各方所见的景物。最后四句写忽悟“净理”,甚至想“挂冠”而去。

        诗在描摹大雁塔的巍峨高大方面,可谓匠心独运。“如涌出”、“耸天宫”、“碍白日”、“摩苍穹”等等,语语惊人,令人有亲临其境之感,不禁为之惊叹。

创作背景(什么样心景写什么样的诗)

公元752年(唐玄宗天宝十一年)秋,岑参自安西回京述职,相邀高适、薛据、杜甫储光羲等同僚友,出城郊游,来到慈恩寺,见宝塔巍峨俊逸,拾级而上,触景生情,遂吟诗唱和以助兴。高适首唱,作《同诸公登慈恩寺塔》,其余人相和,岑参遂作此诗。

作者介绍

岑参(约715-770年),唐代边塞诗人,南阳人,太宗时功臣岑文本重孙,后徙居江陵。[1-2] 岑参早岁孤贫,从兄就读,遍览史籍。唐玄宗天宝三载(744年)进士,初为率府兵曹参军。后两次从军边塞,先在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掌书记;天宝末年,封常清为安西北庭节度使时,为其幕府判官。代宗时,曾官嘉州刺史(今四川乐山),世称“岑嘉州”。大历五年(770年)卒于成都。

朝代轴线

三皇五帝、夏、商、周[西周、东周(春秋、战国)]、秦、西汉、新朝、玄汉、东汉、三国时期(魏、蜀、吴)、(西晋、东晋)、南北朝[南朝(宋、齐、梁、陈)、北朝(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隋、(作者:岑参约715-770年)、五代(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十国[前蜀、后蜀、吴、南唐、吴越、闽、楚、南汉、南平(荆南)、北汉]、(北宋、南宋)、辽、西夏、金、元、明、清、中华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

传统文化体系

汉字书写

1

1

哲学思想

1

道德体系

1


参考文献:[1]邱晓. 唐代登高诗研究[D].西北大学,2011. [2]郭倩. 唐代登临诗研究[D].陕西理工学院,2015. [3]林斌. 论岑参其人其诗在唐代的接受与传播[D].闽南师范大学,2017. [4]孙植. 岑参及其诗歌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 部分资源来源于网络,由匿名网友上传,仅供免费学习参考。如有谬误请纠正和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网友评论
最新评论
  暂无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