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国学经典 弘扬传统文化
- [研究]魏晋南朝诗歌的赋化 时间:2019-12-26 热度:550
- 魏晋南朝时期诗赋互相影响与作用,徐公持先生在《两汉魏晋诗赋关系之寻踪》一文中将其概括为"诗的赋化与赋的诗化"。魏晋南朝时期诗赋两大文体相对于前代诗赋关注伦理与实用向重主观抒情与艺术审美方向转化,呈现异彩。魏晋南朝诗在"写物图貌"的艺术手法、句式排偶化、以空间铺排结构诗歌、"卒章显志"的艺术构思等方面都沾染上赋化的痕迹。魏晋南朝诗歌"赋化"特征也是这一时期诗歌发展演变的重要轨迹。…〖阅读全文〗
- [研究]论南朝音乐诗兴起的诗史意义 时间:2019-12-26 热度:577
-
- 先秦两汉时期,诗歌中的常有音乐、舞蹈描写,音乐、舞蹈主要为诗歌意象。南朝时期,音乐诗成为独立的诗歌题材,南朝文人对此具有不可抹杀的开创之功。作为宫体诗的一部分,南朝音乐诗是南朝诗人群在特定的政治环境和特殊生活环境下的产物。此时的诗人们关注声色、表现声色,沉迷声色,是缘于他们对世道险恶、祸福无常深刻体察后,自我觉醒的另一种诠释此后,隋唐诗人,尤其是唐朝诗人以开阔的胸襟和气度,将这个题材的诗歌创作传统继承延续下去,并将其发扬光大,对音乐诗的具体写作内容、写作方法和艺术风貌做了更深、更精的探索。…〖阅读全文〗
- [研究]南朝的书法品评理论初探 时间:2019-12-26 热度:548
-
- 汉末魏晋至南朝,人物品藻成为社会一大风尚。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中说:��汉末士流,已重品目,声名成毁,决于片言。魏晋以来,乃弥以标格语言相尚,惟吐属则流于玄虚,举止则故为疏放,与汉之惟俊伟坚卓为重者,甚不侔矣。��~[1]鲁迅这段话是在该书第七篇《<世说新语>与其前后》中说的,他指出自汉末以来就开始重视品目,而在魏晋品藻人物得到进一步发展。刘宋时刘义庆作《世说新语》,分三十六门如德行、言语、文学、政事、雅量、品藻、识鉴、巧艺等,共一千一百多则,是志人小说名著。…〖阅读全文〗
- [研究]南朝文化政策研究 时间:2019-12-26 热度:548
-
- 文化政策是国家发展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文化意志的集中体现。南朝时期,南北分裂,政局动荡。然而从文化史角度而言,当时儒、玄、佛、道等多元文化兼容发展,科技、史学、文学、艺术等领域成就斐然,南北文化激荡交融,中外文化交流互动。这种思想解放、文化繁荣的景象背后,必然有政策因素的推动。南朝文化统治体系由皇帝、文化大臣与相应的文化管理机构共同组成,这是南朝各项文化政策产生与运行的体制保障。面对南朝文化多元发展的态势,南朝统治者十分注重巩固儒学的正统地位,通过重用儒士、推崇礼治、倡导儒学教育等政策发挥儒家思想在国家政治…〖阅读全文〗
- [研究]南朝文化、文学观与散文风格 时间:2019-12-26 热度:511
-
- 南朝承续东晋文化而有所发展,在世人好清谈的风气之下,儒、释、道三教各有所重,既相争斗又相融合,构成当时社会的主导文化形态。在它们的作用之下,孕育了文人不同的生活方式和文学观念。“原道”的文学观没有造成文风的一律,它所推重的文学现实性与重性情、尚变化的文学追求结合在一起,影响了南朝散文的多重风格,并导致文风在“性情”贯穿中的相互融合。…〖阅读全文〗
- [研究]南朝写经与楷书 时间:2019-12-26 热度:580
-
- 作为融合了写经书法和南朝书法的特殊体系,百年来从敦煌、吐鲁番等西北边陲出土的南朝写经在中国书法史上意义非同寻常,它弥补了传统书法史南朝写本史料不足的缺憾,再现了隶书在楷化过程中的蜕变与选择,是敦煌、吐鲁番早期写本断代赖以依据的重要载体,也是深入南朝书法研究的基点和最关键环节之一,对于全面了解中国书法进程有极为重要的作用.…〖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