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会员找回密码网上留言繁體中文 
重要通知:
  • 感谢开发区宣传部对《中国人口老龄化现状分析和对策探索》一文“二十大”引号的纠正!
  • 感谢赤坎区宣传部对《陶瓷收藏要甄别真伪》一文错别字的纠正!
  • 感谢中宣部对文中的“中国音乐”纠正为“中华音乐”!中华音乐指中国传统文化范畴
  • 中国核心期刊目录(2021)

  • ☆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大学课程 → 敛肺涩肠
    家合传统  传承国学经典 弘扬传统文化
    • 敛肺涩肠:禹余粮 时间:2022-4-10 热度:1144
    • 别名 太一余粮、石脑、禹哀、太一禹余粮、白余粮、石中黄子、天师食、山中盈脂、石饴饼、石中黄、白禹粮、禹粮石、余粮石、禹粮土。 入药部位 矿物。本品为氢氧化物类矿物褐铁矿,主含碱式氧化铁〔FeO(OH)〕。采挖后,除去杂石。 性味 味甘、涩,性微寒。 归经 归胃、大肠经。 功效 涩肠止泻,收敛止血。 主治 用于久泻久痢,大便出血,崩漏带下。 用法用量 9~15g,先煎;或入丸散。 禁忌 孕妇慎用。 炮制 采集加工 全年可采挖,采挖后,除去杂石。 炮制方法 煅禹余粮:取净禹余粮,砸成碎块,照煅淬法煅至红透。每100…〖阅读全文
    • 敛肺涩肠:赤石脂 时间:2022-4-10 热度:1172
    • 入药部位 矿体。本品为硅酸盐类矿物多水高岭石族多水高岭石,主含四水硅酸铝〔Al4(Si4O10)(OH)8?4H2O〕。采挖后,除去杂石。 性味 味甘、酸、涩,性温。 归经 归大肠、胃经。 功效 涩肠,止血,生肌敛疮。 主治 用于久泻久痢,大便出血,崩漏带下;外治疮疡久溃不敛,湿疮脓水浸淫。 用法用量 9~12g,先煎。外用适量,研末敷患处。 禁忌 不宜与肉桂同用。 炮制 一、采集加工采挖后,除去杂石。 二、炮制方法 煅赤石脂:取赤石脂细粉,用醋调匀,搓条,切段,干燥,照明煅法(药物煅制时,不隔绝空气的方法称为…〖阅读全文
    • 敛肺涩肠:肉豆蔻 时间:2022-4-10 热度:1038
    • 入药部位 本品为肉豆蔻科植物肉豆蔻的干燥种仁。 性味 味辛,性温。 归经 归脾、胃、大肠经。 功效 温中行气,涩肠止泻。 主治 用于脾胃虚寒,久泻不止,脘腹胀痛,食少呕吐。 用法用量 3~10g。 炮制 麸煨肉豆蔻:取净肉豆蔻,加入麸皮,麸煨温度150~160℃,约15分钟,至麸皮呈焦黄色,肉豆蔻呈棕褐色,裹面有裂隙时取出,筛去麸皮,放凉。用时捣碎。每100kg肉豆蔻,用麸皮40kg。本品形如肉豆蔻,表面为棕褐色,有裂隙。气香,味辛。 生长环境 原产马鲁古群岛,热带地区广泛栽培。我国台湾、广东、云南等地引入栽培…〖阅读全文
    • 敛肺涩肠:石榴皮 时间:2022-4-10 热度:1066
    • 入药部位 干燥果皮。本品为石榴科植物石榴的干燥果皮。秋季果实成熟后收集果皮,晒干。 性味 味酸、涩,性温。 归经 归大肠经。 功效 涩肠止泻,止血,驱虫。 主治 用于久泻,久痢,便血,脱肛,崩漏,带下,虫积腹痛。 用法用量 3~9g。 采集加工 秋季果实成熟后收集果皮,晒干。 炮制方法 石榴皮炭:取净石榴皮块,照炒炭法炒至表面黑黄色、内部棕褐色。本品形如石榴皮丝或块,表面黑黄色,内部棕褐色。 生长环境 原产巴尔干半岛至伊朗及其邻近地区,全世界的温带和热带都有种植。我国南北都有栽培,以江苏、河南等地种植面积较大,…〖阅读全文
    • 敛肺涩肠:诃子 时间:2022-4-10 热度:1060
    • 入药部位 干燥成熟果实。本品为使君子科植物诃子或绒毛诃子的干燥成熟果实。秋、冬二季果实成熟时采收,除去杂质,晒干。 性味 味苦、酸、涩,性平。 归经 归肺、大肠经。 功效 涩肠止泻,敛肺止咳,降火利咽。 主治 用于久泻久痢,便血脱肛,肺虚喘咳,久嗽不止,咽痛音哑。 用法用量 3-l0g。 禁忌 外邪未解,内有湿热积滞者慎服。 炮制 一、采集加工 秋、冬二季果实成熟时采收,除去杂质,晒干。用时打碎。 二、炮制方法 诃子肉:取净诃子,稍浸,闷润,去核,干燥。 生长环境 云南西部。分布于缅甸(庇古、毛淡棉至典那沙冷)…〖阅读全文
    • 敛肺涩肠:罂粟壳 时间:2022-4-10 热度:1027
    • 入药部位 本品为罂粟科植物罂粟的干燥成熟果壳。秋季将成熟果实或已割取浆汁后的成熟果实摘下,破开,除去种子和枝梗,干燥。 性味 酸、涩,平;有毒。 归经 肺、大肠、肾经。 功效 敛肺,涩肠,止痛。 主治 用于久咳,久泻,脱肛,脘腹疼痛。 用法用量 3-6g。 禁忌 本品易成瘾,不宜常服;孕妇及儿童禁用;运动员慎用。禁止非法种植。 炮制 罂粟壳除去杂质,捣碎或洗净,润透,切丝,干燥。 性状 本品形如罂粟壳丝,表面微黄色,略有黏性,味甜,微苦。 …〖阅读全文
    • 敛肺涩肠:五倍子 时间:2022-4-10 热度:1032
    • 入药部位 叶上的虫瘿。本品为漆树科植物盐肤木、青麸杨或红麸杨.叶上的虫瘿,主要由五倍子蚜寄生而形成。秋季采摘,置沸水中略煮或蒸至表面呈灰色,杀死蚜虫,取出,干燥。按外形不同,分为“肚倍”和“角倍”。 性味 味酸、涩,性寒。 归经 归肺、大肠、肾经。 功效 敛肺降火,涩肠止泻,敛汗,止血,收湿敛疮。 主治 用于肺虚久咳,肺热痰嗽,久泻久痢,自汗盗汗,消渴,便血痔血,外伤出血,痈肿疮毒,皮肤湿烂。 用法用量 3~6g。外用适量。 禁忌 外感风寒或肺有实热之咳嗽,以及积滞未尽之泻痢禁服。 采集加工 秋季采摘,置沸水中…〖阅读全文
    • 敛肺涩肠:乌梅 时间:2022-4-10 热度:1064
    • 入药部位 本品为蔷薇科植物梅的干燥近成熟果实。夏季果实近成熟时采收,低温烘干后闷至色变黑。 性味 味酸、涩,性平。 归经 归肝、脾、肺、大肠经。 功效 敛肺,涩肠,生津,安蛔。 主治 用于肺虚久咳,久泻久痢,虚热消渴,蛔厥呕吐腹痛。 用法用量 6~12g。 禁忌 不宜多食久食。 采集加工 夏季果实近成熟时采收,低温烘干后闷至色变黑。 炮制方法 1、乌梅肉:取净乌梅,水润使软或蒸软,去核。 2、乌梅炭:取净乌梅,照炒炭法(不加辅料的炒法称为清炒法。包括炒黄、炒焦和炒炭三种操作工艺。)炒至皮肉鼓起。本品形如乌梅,皮…〖阅读全文
    • 敛肺涩肠:五味子 时间:2022-4-10 热度:930
    • 入药部位 本品为木兰科植物五味子干燥成熟果实。习称“北五味子”。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摘,晒干或蒸后晒干,除去果梗和杂质。 性味 酸、甘,温。 归经 归肺、心、肾经。 功效 收敛固涩,益气生津,补肾宁心。 主治 用于久嗽虚喘,梦遗滑精,遗尿尿频,久泻不止,自汗盗汗,津伤口渴,内热消渴,心悸失眠。 用法用量 2~6g。 性状 本品形如五味子,表面乌黑色,油润,稍有光泽。有醋香气。 标准 本品含五味子醇甲(C24H32O7)不得少于0.40%。 …〖阅读全文
      第 1/1 首页 | 下一页 | 尾页 | 转到第
    版权所有©家合传统网 公益文化网
    邮 箱:win2000_xp@qq.com
    地 址:中国.广东
    备案号:粤ICP备20025557号-1
    您是第3684195位访问者
    技术支持:cmorton
    邮  编:518000
    官方微信号:家合传统
    重要声明:本网纯属公益性传统文化学习网,部分资源来源于网络,仅用于网友们学习参考之用,若有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及时纠正和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