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会员找回密码网上留言繁體中文 
重要通知:
  • 感谢开发区宣传部对《中国人口老龄化现状分析和对策探索》一文“二十大”引号的纠正!
  • 感谢赤坎区宣传部对《陶瓷收藏要甄别真伪》一文错别字的纠正!
  • 感谢中宣部对文中的“中国音乐”纠正为“中华音乐”!中华音乐指中国传统文化范畴
  • 中国核心期刊目录(2021)

  • ☆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非物遗产 → 广东省
    家合传统  传承国学经典 弘扬传统文化
    • 深圳省级非遗-石岩客家山歌 时间:2020-8-24 热度:629
    • 石岩客家山歌流传于深圳市宝安区石岩街道有客家人居住的七个社区,据传已有近三百年的历史,并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地方风格特点。 石岩客家山歌在唱法上,有假嗓、本嗓和细嗓三种。假嗓,包括真假嗓结合,主要用于高腔山歌;本嗓,最为常见,它运腔复杂多变,擅长即兴编词对歌;细嗓,多为妇女单独自吟自唱,一般歌首有一长拖腔,音量小,音调宁静细腻,委婉动听。前两种唱法,歌之头尾还常加入山歌号子“嗬——喂”,一字一音,重在表达歌词内容;特别是在情歌对唱中,男方不仅常常以“妹”字作为引子,还以“妹”字作为唱句尾音的歇后语衬词,甚至成了每一…〖阅读全文
    • 深圳省级非遗-麒麟舞 时间:2020-8-24 热度:533
    • 据当地的传承谱系,深圳麒麟舞的兴起,可追溯到清咸丰辛酉年间,至今已有140多年历史。深圳市前身新安县(后为宝安县)的布吉、龙华、观澜等近20个镇乡的客家人,当时即崇尚武术,风行舞麒麟。 深圳麒麟舞的舞者必须是有武术功底的年轻人,因为舞蹈动作与武术动作基本相通,也要有伏、卧、弯、腾、跃、跳等难度较大的动作表演。深圳麒麟舞的表演套路分出洞、挠头、舔脚、耍尾、寻青、采青、醉青、铲脚、拜脚和聊(游)花园等10个环节,伴着锣鼓镲的强烈节奏,以及唢呐音乐和一阵阵鞭炮声,时而腾空跃起,时而弯步前行,舞出麒麟的喜、怒、哀、乐、…〖阅读全文
    • 深圳省级非遗-福永醒狮 时间:2020-8-24 热度:571
    • 福永醒狮主要分布于深圳市宝安区福永街道的桥头、福永、白石厦、怀德、塘尾等社区,以桥头、塘尾为主要代表,相传起于清嘉庆年间,由渔民以竹、木、布或纸扎成狮子起舞,以庆祝丰收或祈祷出海平安,此后便逐渐兴盛,历经100多年而传承不断。 福永醒狮的表演程序为“出洞”、“上山”、“巡山会狮”、“采青”及“入洞”,“采青”、“舞柱”是狮舞的高潮。有狮子过三山、美女梳头,少女仿花,狮子过长桥,狮子落平阳,七星伴月,蜘蛛阵,斗蟹阵等套路,还有狮子上楼台、狮子戏球,狮子花灯等技艺。 福永醒狮的一个显著特点,是以桩、柱、钢线作为表…〖阅读全文
    • 深圳省级非遗-龙岗舞龙 时间:2020-8-24 热度:619
    • 龙岗舞龙是深圳市龙岗区民间庆丰年、度佳节时表演的广场舞蹈,其分布以现龙城街道和坪地街道为中心,辐射周边一带。该地原为宝安县龙岗镇,几百年前已有客家人迁入聚居,历来流传着古时龙王领十小龙出巡南海,一小龙为此地风光吸引而下蛰的社坪岗,由此得名龙岗,其余九小龙则虬伏毗邻的半岛地带,便成为香港九龙由来的美好传说。故当地民间素有爱龙敬龙的传统,舞龙也随着在客家风俗活动中盛行起来。 龙岗舞龙舞的是布龙,以竹木制骨架,用布料做龙身、龙面,上绘饰有金、银线条的龙鳞,颜色鲜艳,熠熠生辉。舞龙队由12人组成,其中的舞珠人是整个龙舞…〖阅读全文
    • 深圳省级非遗-大鹏追念英烈习俗 时间:2020-8-24 热度:594
    • 大鹏追念英烈习俗即深圳市大鹏地区打醮纪念阵亡战士的习俗,相传有600多年历史。明洪武年间初建大鹏城,北城门附近发生瘟疫,引起百姓恐慌,后请来堪舆大师,认为北门为白虎门,须堵上北门方可防止瘟疫蔓延,又请道士打醮以除瘟疫。清道光年间,刘起龙和赖恩爵两位将军率众在大鹏城打醮,此为大鹏清醮最早见于记载。 传统上,当地打醮仪式有两种,其一为解除瘟疫的“瘟醮”或“傩”;其二是感谢神明庇佑,祈求平安的“太平清醮”。大鹏城原为军事要塞,故传统大鹏清醮多以纪念阵亡将士和超度亡魂的“瘟醮”为主;其后太平盛世则做“太平清醮”。大鹏清…〖阅读全文
    • 深圳省级非遗-赛龙舟 时间:2020-8-24 热度:610
    • 深圳市宝安区松岗街的赛龙舟是一项极具地方特色的民俗活动,与全国其它地方的赛龙舟不同,松岗赛龙舟起源于当地的一个神话传说,虽然在形成过程中也受到端午节纪念屈原的影响,但它的发展和兴盛却与本地文氏家族纪念民族英雄文天祥有着密切关系。文氏家族为松岗赛龙舟活动赋予了独特的祭拜先祖的宗族色彩,并形成了一套完整、规范、严谨的仪式,成为当地老百姓的重大民事活动。如每年端午节前一个月,龙舟赛参赛者必须进行严格的训练。在下水训练前村中要订好日子,村中的划龙舟教头在定好的良辰到来之时,把往年埋在沙田里的舟体取出来,叫做“起龙身”;龙…〖阅读全文
    • 深圳省级非遗-疍家婚俗 时间:2020-8-24 热度:618
    • 深圳市盐田和龙岗区的疍家人自清代以来就有划龙舟迎亲的习俗,19世纪中叶后,随着当地疍家渔民上岸定居,逐渐演变为陆上扒龙舟迎亲的婚俗。 传统疍家人订婚多凭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男方家需将女孩的生辰八字摆在渔船的神台上,以示请示祖先神灵这桩婚事是否合适,如三天内无打烂碗碟,则可订婚。订婚之后,男方要向女方家过大礼,礼品一般包括猪、鸡、水果、饼等十大盘,另有衣服和布料等。结婚吉日的前三天,新娘要在船上待嫁唱嫁歌,而父母也要唱咸水歌教育女儿要勤俭持家、遵守妇道;新郎家中,也是一连几日以唱咸水歌为主,新郎的父母教育孩子要勤…〖阅读全文
    • 深圳省级非遗-辞沙”祭妈祖大典 时间:2020-8-24 热度:576
    • 辞沙”祭妈祖大典是深圳市南山赤湾天后宫特有的一项传统民俗活动,据明代黄谏《新建赤湾天妃庙后殿记》载,“一在县西百余里外赤湾南山下,凡使外国者,具太牢祭于海岸沙上,故谓‘辞沙’,太牢去肉留皮以草实之祭毕沉于海”,后逐渐演变为当地出海者祭祀天后、祈求保佑的固定仪式。 “辞沙”祭妈祖大典的仪式需进行三天,在祭典开始前一天晚上,要先摆好供品,并以纸扎成巨型鬼王和城隍像。第一天,当地信众祭拜妈祖,并在天后宫广场上进行各种表演以娱神,人们还通过神像沾灵、恭请平安吉祥物品、哄抢茨菇、携衣物拜妈祖、喝圣水求健康、摸龙床、双手抚…〖阅读全文
    • 深圳省级非遗-疍民过年习俗 时间:2020-8-24 热度:645
    • 深圳市龙岗区南澳街道传统上是疍家渔民生活的地方,仍流传着疍民舞草龙祭拜妈祖过年的习俗。南澳渔民因长年生活在船上,以捕鱼为生,与大海为伴,为求四季平安,每逢初一、十五便在船上架起香火祭拜妈祖。当地传说,妈祖曾托梦给南澳一位老人,正月初二晚上以舞龙的方式来压制龙飓风,可保风调雨顺,当地疍家渔民上山割野草扎成草龙舞动,后逐渐演变为当地疍民过年习俗中一项十分重要的民俗活动。 舞草龙的过程分为扎龙、舞龙和送龙三个步骤,每年大年初二,当地渔民选用又长又硬的剑草和较为柔软的净草扎制龙身。扎龙过程中,人们用绳子将这两种草扎成每…〖阅读全文
    • 深圳省级非遗-大鹏山歌 时间:2020-8-24 热度:547
    • 大鹏山歌是用“大鹏话”传唱的民歌,其历史可追溯到明末清初,盛行于清末,传承至今已有400多年历史。现主要流传于深圳市大鹏、南澳等地区。 “大鹏话”又叫“大鹏军语”,古时大鹏城为军事重镇,城内外居住的军民达千余户,大多来自不同的地方,且多沿用各自地方的方言,在大鹏当地生活、繁衍、交流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当地独有的方言形式,故当地又有“千音”之称。大鹏当地的军户人家,既要务农、捕鱼生产,亦肩负戍守之职,在其生产、生活过程中,不断吸收、融合沿海地区渔歌、咸水歌、客家山歌等音乐元素,而产生了独有的以“大鹏军语”为基础的…〖阅读全文
    • 深圳省级非遗-上川黄连胜醒狮舞 时间:2020-8-24 热度:576
    • 上川“黄连胜”醒狮舞起源于清朝末期,盛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为当地武术高手黄连胜所创。现主要流传于深圳市宝安区上合村,在黄连胜到过的香港、荷兰、印度都有其弟子在传承。 上川黄连胜醒狮舞有两个特点:武术引路和“武狮”。武术引路指的是每次表演,都需要展示一番徒手或器械的武术套路,向观众表明武功是其狮舞的基础。黄连胜醒狮舞的武术以洪门拳为主流,结合南拳洪、刘、蔡、李、莫五大拳种和南少林十大流派的精华,自创了36点、72点、108点不同层次的拳法,编成实用的套路。“武狮”指的是表演时狮子狂野、凶狠,动作上大起大落,步伐迅…〖阅读全文
    • 深圳省级非遗-红釉彩瓷“满堂红”烧制技艺 时间:2020-8-23 热度:460
    • 红釉彩瓷原产于饶平县,后来骨瓷高温釉“满堂红”烧制技艺在深圳研发成功。红釉彩瓷“满堂红”烧制技艺是祖传配方与现代工艺技术结合而成的产物,采用将陶瓷着色剂和釉先后固定在陶瓷坯体上多次烧制的工艺,具有突出的文化价值和科学价值。 饶平九村瓷土蕴藏丰富,烧制出的瓷器呈红色。据《九村刘氏族谱》记载:“光绪十五年,饶平境内工艺兴旺,著名者九村之瓷器砂器……旧有40余家,民国二年时有50余家,每年共出40余窑,每窑约值钱30余串,每年约售钱万余串”。20世纪上半叶,九村的陶瓷生产、销售和技术发展受到种种限制,至解放时几乎全部…〖阅读全文
    • 深圳省级非遗-下沙大盆菜 时间:2020-8-23 热度:461
    • 相传,下沙大盆菜的习俗起源于南宋末年下沙当地村民慰劳流亡的宋少帝赵昺及官兵的故事,后逐渐发展成为当地黄氏元宵期间全村人共进大盆菜宴的习俗,并传承至今。现下沙大盆菜的影响已经扩展至下沙村及深圳湾两岸(包括香港一侧)的大部分围村。 大盆菜以萝卜、芹菜、芽菇、木耳、支竹、冬菇、荸荠、干猪肉皮、门鳝干、油豆腐、鱿鱼、五花肉、鸭肉、蚝、鲜鳝鱼等15种主材,辅以蒜头、生姜、生葱、南乳等佐料,采用煮、煎、炸、炒、烧等方法,用大铁锅将15种主料分别一一加工好,做成15道不同的主菜。然后以萝卜作为第一道菜铺底,把15道主菜按一定…〖阅读全文
    • 深圳省级非遗-应人石的传说 时间:2020-8-23 热度:418
    • 应人石的传说流传于深圳市宝安区石岩街道的客家人社区,以及香港、澳门、台湾、东南亚等客家人聚居地。石岩原名乌石岩,当地客家族群世代讲述着许多与其相关的风物传说,其中以应人石的传说流布最广泛,影响也最大。 应人石的传说产生于客家人迁徙、定居石岩的历史过程中,流传至今已有300年的历史。传说很久很久以前,村子里住着一对小夫妻,男姓刘名善,女姓张名勤,生有一双儿女,夫妻俩早出晚归锄地种田,开荒种果,勤劳耕作,过着靠山吃山、自给自足、虽苦犹乐的生活。然而,好景不长,同村的财主要刘善去羊台山采长生不老药。上山前,张勤与丈夫…〖阅读全文
    • 深圳省级非遗-坪山麒麟舞 时间:2020-8-23 热度:416
    • 麒麟是坪山客家人心中神圣的吉祥仁兽。坪山麒麟舞源于明末清初山西五台山竹林寺,民国时期传入坪山,其是在螳螂拳功法基础上,根据农耕文化时期农民们在四季生活和劳作习惯等方面的内容创编而成,套路舞法身兼南北两派麒麟之长,外呈刚劲、庄严、细腻、灵活的风格特点,内合儒道两家周易阴阳八卦五行运行原理,讲究内外兼修,化于形而敛于内。 坪山麒麟舞分仪式、习俗、表演三大内容。新麒麟表演前必举行“开光”仪式,麒麟的双眼用红布蒙着、由资深师父选好良辰吉日和地点、半夜、时间,地点要选择有灵气枝叶盛茂的古树下,举行“开光”。坪山麒麟凡参加…〖阅读全文
    • 深圳省级非遗-田氏剪纸 时间:2020-8-23 热度:436
    • 田氏剪纸源于宜君剪纸艺术,发源于陕西省宜君县孟皇村。田氏家族是当地有名的剪纸世家,其剪纸艺术自成风格而独树一帜,并随其后人迁徙到深圳传承剪纸艺术。 田氏剪纸按照用途可分为春节、嫁娶、刺绣底样、礼仪宗教等四大类,不同用途的剪纸所呈现的样式也不一样。春节时,主要用于贴窗花,其内容十分丰富,多维祈愿吉祥如意图案,尤其是天上的飞鸟、地上的花草鱼虫、民间传说、神话故事、劳动成果、六畜,以及保平安、镇宅避邪的狮子、老虎等。窗花又可分为转花、角花、小窗花等几种。转花一般分开剪为四块,贴在窗子中间起中心装饰作用,四个格四张,拼…〖阅读全文
    • 深圳省级非遗-甘坑客家凉帽制作技艺 时间:2020-8-23 热度:469
    • 客家凉帽在岭南客家地区流传广泛,清代已见诸于各种笔记杂谈,如晚清史学家姚莹在《康輏纪行》卷十四(同治刻本)记载:“余初至广东,过大庾岭,见妇人担负者,首戴帽如草笠,空其顶以出髻,有帷四垂,深约四寸,轩其前,轾其后。嗣至闽中,妇人担负者亦然。”深圳市龙岗区甘坑曾是著名的凉帽村,当地制作凉帽的历史悠久,可追溯至清代嘉庆年间。 甘坑客家凉帽制作包括竹织、扫桐油、弥帽和上帽等四个环节,整个生产过程有33个工艺程序。其中,竹织环节包括裁竹、刮竹青、破篾、削篾、撕咬篾青篾囊、削篾框条、晒篾片、织帽箔、裁心仔、织“头碌”、织…〖阅读全文
    • 深圳省级非遗-深圳云片糕制作技艺 时间:2020-8-23 热度:445
    • 云片糕是深圳地区传统小食,因其色白、薄片、呈长条形,被民间称为“纸牌糕”,其制作技艺的历史悠久,据《宝安县志》称,清光绪二十七年,福田人黄果等制成中外闻名的深圳云片糕正式投产。坊间曾有诗赞曰“此糕送与蟠桃会,神仙取糕不取桃”。 深圳云片糕的主要生产工序包括备糕粉、调粉、制糕坯、蒸制、切片等。糕粉的主要原料是“大糯”,要用开水将糯米烫两到三分钟,再用冷水漂洗一到两分钟,沥干水分,然后将清洗过滤后的河沙倒入铁锅内,旺火加热翻炒,再把糯米倒入锅中,与河沙一起翻炒约30秒钟,目的是防止锅底温度过高,保证糯米受热均匀,不…〖阅读全文
    • 深圳省级非遗-骆氏腹诊推拿术 时间:2020-8-23 热度:410
    • 骆氏腹诊推拿术,是运用中医腹诊理论判断病之阴阳、表里、寒热、虚实,根据不同的证型以辩病论治来指导推拿手法的一种程序推拿方法。骆氏腹诊推拿术不是单纯的推拿手法,而是把独特的腹部诊断与推拿治疗方法密切地结合起来,根据腹诊辨证,选用不同的手法、治法用以防治疾病的传统诊法。其创立者为河北武邑人骆化南,是在古代腹诊法基础上博采众家手法之长,创立独特的腹诊推拿术,至今已传承四代。 骆氏腹诊推拿术以阴阳五行、脏象经络理论为指导,强调整体治疗,扶正祛邪,灵活应用。在治疗原则上是先治本,后治标,以治本为主,兼顾治标。腹诊方法主要…〖阅读全文
    • 深圳省级非遗-望烟楼的传说 时间:2020-8-23 热度:427
    • 望烟楼的传说是深圳宝安区福永街道文氏家族为纪念其祖先文应麟,在大矛山脚下开村立业,乐善好施,关心民众疾苦的种种义举,而逐渐形成的民间传说故事。现广泛流传于以深圳市凤凰山脉为中心的地域,以及散居到世界各地的文氏族人中。 相传,文应麟于元朝大德年间(1297—1307)因不满元朝统治,随祖辈流落到大茅山脚下,并在此繁衍生息,开村立业。其人尚气节、怀大义,同情百姓遭遇,为人乐善好施,接济穷人。为了解百姓疾苦,每到青黄不接或灾年,文应麟经常会爬上凤凰山顶,看看山脚附近村落各家各户的烟囱是否冒烟,以此判断其是否断粮。如望…〖阅读全文
    • 深圳国家级非遗-沙头角鱼灯舞 时间:2020-8-23 热度:445
    • 沙头角鱼灯舞起源于明末清初,是沙头角沙栏吓村世代以渔为生的吴氏族人的祖先,根据自己十分熟悉的鱼类的形状习性,加上丰富的想象而创编的,至今已有300多年历史。主要分布于深圳市沙头角、盐田和香港新界的担水坑、岗下新村一带,为当地民间逢年过节、拜神祭祖、喜庆丰收的必备节目。现沙头角中英街历史博物馆里,还珍藏有七、八十年前鱼灯舞伴奏用的小鼓和大钹。 沙头角鱼灯舞是带故事性的道具类动物舞蹈。表演道具渔灯用竹蔑扎制,有红鲤、青鲤、黑鲤、火点鱼、丁公鱼、海鲫等20多种鱼类造型,均糊上纱纸涂以颜料装饰,长约80至100厘米的鱼…〖阅读全文
    • 深圳国家级非遗-松岗七星狮舞 时间:2020-8-23 热度:503
    • “七星狮”舞是南派狮子中的一种,成名于民国初年,为区别于“三星狮”而取名“七星狮”。“七星狮”舞在松岗约70多年历史,深受当地百姓喜爱。 松岗七星狮保留了传统“七星狮”的完整套路舞法,具有文武双全的特点,分为文狮和武狮。文狮和武狮主要以颜色和服饰区别,同时也代表着三国时期不同人物。黄色醒狮是文狮,代表刘备,其舞步以轻柔慢为主,俗称“举头不留面”。武狮穿黑、红、白服饰,分别代表张飞、关羽和关平。黑色醒狮的舞步有力起劲,红色和白色的醒狮舞步稳健、扎实、有力。文狮的主要舞法为“写书法”,武狮的主要舞法有“斗蛇”、“斗…〖阅读全文
    • 深圳国家级非遗-坂田永胜堂麒麟舞 时间:2020-8-23 热度:505
    • 坂田永胜堂麒麟舞是根据“麒麟永远胜利”的意义而命名的,据记载该舞由坂田永胜堂麒麟队创始人熬头四(花名)于1840年创编,沿袭至今已传承有十一代,距今约170年的历史。现主要流行于深圳市龙岗区坂田街道坂田村。 坂田永胜堂麒麟队组建于鸦片战争时期,为了避免外村人及强盗来袭,创始人熬头四为增加村中年轻人习武的兴趣,模仿动物猫的动作创编了永胜堂麒麟舞。将南派武术融入到舞麒麟中,麒麟套路与武术套路一脉相承。 坂田永胜堂麒麟舞常在春节期间或平时民间的喜庆场合表演,传统表演主要包括舞麒麟和武术表演。表演前麒麟头需进行隆重的…〖阅读全文
    • 深圳国家级非遗-坂田永胜堂麒麟舞 时间:2020-8-23 热度:444
    • 坂田永胜堂麒麟舞是根据“麒麟永远胜利”的意义而命名的,据记载该舞由坂田永胜堂麒麟队创始人熬头四(花名)于1840年创编,沿袭至今已传承有十一代,距今约170年的历史。现主要流行于深圳市龙岗区坂田街道坂田村。 坂田永胜堂麒麟队组建于鸦片战争时期,为了避免外村人及强盗来袭,创始人熬头四为增加村中年轻人习武的兴趣,模仿动物猫的动作创编了永胜堂麒麟舞。将南派武术融入到舞麒麟中,麒麟套路与武术套路一脉相承。 坂田永胜堂麒麟舞常在春节期间或平时民间的喜庆场合表演,传统表演主要包括舞麒麟和武术表演。表演前麒麟头需进行隆重的…〖阅读全文
    • 深圳国家级非遗-大船坑舞麒麟 时间:2020-8-23 热度:366
    • 大船坑舞麒麟始于明嘉靖年间,距今约有400年历史,共传承22代,是当地客家人在节日等喜庆活动时的重要民间舞蹈。现主要流传于宝安区大浪街道大船坑、水围、浪口一带,以大船坑为主。 大船坑舞麒麟的麒麟道具一般长六米。麒麟头部用竹片等扎成,眼睛可以转动,口部可以翕合,其身用绸布镶着闪闪发光的粼片。新制作好的麒麟首先要“开光见青”——即凌晨时分在预先选择好的古树下烧香,供神位,麒麟队中最长者将麒麟头上的红布揭去,敲锣鼓并鸣放鞭炮,使麒麟“出生”时便见到了青青的树叶,这是吉祥的象征。 表演时,麒麟是由二人共舞,中间在观众…〖阅读全文
    • 深圳国家级非遗-安琪广式月饼制作技艺 时间:2020-8-23 热度:370
    • 广式月饼因主产于广府民系的分布地区而得名,起源于唐代,成型于明代,兴盛于近代,流行于广东、海南、广西等广大地区,清末已走出国门,远传至东南亚及欧美各国的华侨聚居地。在我国民间传统习俗中,月饼象征亲人团圆,是中秋佳节寄寓美好愿望的应时食品和礼品,故广式月饼制作一直长盛不衰。 安琪广式月饼分纯甜和咸甜两大类,品种丰富多样,琳琅满目,有莲蓉月,单黄、双黄莲蓉月,豆沙月,豆蓉月,蛋黄豆沙、豆蓉月,五仁月,叉烧五仁月,七星伴月等数十个之多。其皮薄馅丰,油光闪闪,色泽金黄,滋润软滑,甘甜香醇,独具风味。饼身图案精致,花纹清…〖阅读全文
    • 深圳国家级非遗-下沙祭祖 时间:2020-8-23 热度:463
    • 南宋时期,江夏黄氏后裔黄峭山的第十四代孙黄默堂来到下沙开基立村,成为下沙黄氏一世祖,下沙黄氏重阳祭祖习俗也始于此时。最初只是每天早晚在祖宗牌位前上香、叩首。南宋淳佑八年,黄默堂去世葬于莲花山,其子孙开始每年春秋两季到墓地祭祖。到九世祖黄思铭时期,下沙黄氏家族进入重要的发展阶段。黄思铭去世后,后人于明朝末年在村内建“黄思铭公世祠”纪念他,每年春秋两季,墓祭、祠祭的祭典仪式也有了完整、严密的固定程序,并代代延续至今。 下沙黄氏重阳祭祖习俗春祭只拜祠堂,时间为每年清明前;秋祭既要拜墓,又要拜祠堂,时间为每年重阳节后的…〖阅读全文
    • 深圳国家级非遗-贾氏点穴疗法 时间:2020-8-23 热度:498
    • 贾氏点穴疗法传自清代山东即墨崂山人李藏山,为其家传达摩秘功演化而来,后由其弟子贾立惠开枝散叶,并于20世纪80年代成立点穴专门医院,其后贾氏点穴疗法传入广东,在深圳开创了广东唯一的点穴治疗中心。 点穴疗法是根据武功点穴原理演化而来的,医师根据不同病种和病情,运用与传统点穴不同的弹击点穴术,在患者体表相应穴位或特定的刺激线上,用手进行点、按、拍、叩等不同手法的刺激,通过经络的作用,促进体内的气血畅通,使已经发生障碍的功能活动得以恢复,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贾氏点穴疗法是根据中医基本理论进行辨证施术,所用穴位和刺…〖阅读全文
    • 深圳国家级非遗-平乐郭氏正骨法 时间:2020-8-23 热度:486
    • 平乐郭氏正骨疗法源于河南省洛阳市平乐村,由郭祥泰潜心研习而始创于清嘉庆元年(1796年),至本世纪初已五代相传。郭氏正骨疗法诞生不久,即以医术精湛而声名远扬,传人曾应召清宫疗骨,受到诰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又曾多次为党和国家领导人诊治骨病。第五代传人郭春园(1923—2005年)先在河南、后到深圳传授正骨疗法,培养了大批弟子、学生,且几乎遍布全国的几十个大中城市,成为我国主要中医院校骨伤病学科和中医院骨伤科的重要骨干,郭氏正骨疗法也因之广泛传播。深圳平乐郭氏正骨疗法作为一个重要分支,现主要分布于罗湖、福田和南…〖阅读全文
    • 湛江省级非遗-舞鹰雄 时间:2020-8-23 热度:458
    • 舞鹰雄分布于廉江市的新华、河堤等镇并流传于遂溪县的黄略、坑尾等地。起源自当地山高林密,飞禽走兽众多,有鹰和叫“雄”的异兽,常一起嬉戏觅食又常相争斗的有趣传说。人们认为鹰、雄能驱邪镇妖,便模拟它们嬉戏相斗的情景,创造了这一舞蹈形式,以寄托喜迎鹰雄、吉祥好运的美好愿望。据故老相传,清朝咸丰年间,新华两家滩圩一带就有了舞鹰雄活动,至今已有150多年。 舞鹰雄有鹰、雄、大头佛、猴子四个角色,由1人舞鹰,2人舞雄,饰大头佛和猴子各1人。鹰具造型突出尖嘴、宽翅、利爪,以显鹰的雄姿,并以展翅、守窝、扑食、点水等动作表现其矫健…〖阅读全文
      第 1/5 首页 | 下一页 | 尾页 | 转到第
    版权所有©家合传统网 公益文化网
    邮 箱:win2000_xp@qq.com
    地 址:中国.广东
    备案号:粤ICP备20025557号-1
    您是第2408609位访问者
    技术支持:cmorton
    邮  编:518000
    官方微信号:家合传统
    重要声明:本网纯属公益性传统文化学习网,部分资源来源于网络,仅用于网友们学习参考之用,若有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及时纠正和删除!